一
听去过鲍冲湖的人说,这地方没得看,时不时却又有人常说起。
先前读过朋友游湖一记,当时有些印象,不过多才的文笔,总是容易走笔传神,至于实际,恐怕还是要亲自眼见为实。隐约这种念想,不知不觉几年过去了,却一直没有成行。
无意间看到朋友圈中推送的“安庆小桂林”“天然氧吧”鲍冲湖的字样,问了一句,说是五一节正免费,可以和夫人一起去瞧瞧。嘴上应着,心里却在想,这消息也太晚了些,白天才刚刚走。不过还是打听了路程和走法。
第二天一早起来,忽然起了游兴,决定独自去看看,正好了却近来脑部缺氧的疑虑。简单打点出门。
二
从中兴大道乘3路公交至杨桥镇终点站,转乘303路公交,到八步村站下,约莫20站四、五十里地。
一路缘大龙山脉而行,沿途山势逶迤,夹道林茂叶繁,白墙红瓦,掩映山影林木之间;车转路回,左岸石塘湖时远时近,或隐约绿树之梢,或铺展平畴之上。一路穿行龙山凤水,暂略不题。
到了八步村路口,赫然一个指示牌。
公交站设在路桥上,似乎有些别扭。过桥几步路左拐,便是一条宽阔的乡村水泥路,应该就是我要去的方向。
走不多远,遇见左右有岔道。问人,说是右边直走,要到鲍冲湖还有不少路,起码有六、七里路,没有公交车,问为什么不在杨桥租车,我说没关系,就是出来走路。
忽然下起雨来,撑开伞。
三
走了两三里地,雨停了,收起伞,这才打量起这山形地貌来。
山坳之中,一眼望不尽头的平畴。对面山影之中,隐约连绵村户人家。眼前旧路上一道残桥,野藤侵道,连河道上也是。
时不时见田畴之间,断断续续一些残荷败叶。
想来这该是往年荷田混合养殖的成果,或混养之鱼蟹,或合养之鳅虾,而以我不事稼穑的见解,无如以种荷为业,或观赏之花莲,或药品之子莲,或饮食之藕莲。弄它个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来,正符合旅游景区的需要。
一首好记的乐府民谣忽然浮现在我如今这忘性太大的大脑: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四
远远地看见一个门楼,就近才看清是景区的入口。
一个小伙子迎上来,问是不是来旅游的,需要买票。不是说免费吗?那你是参加活动的?不是。那要交10块钱。
我问有没有什么最佳线路,小伙子指着一张示意图说,这边是山,那边是湖,登山看湖,游湖看山。
登山路口,断木残石,枯枝败叶,看相似乎太随意了。
不打算登山,继续前行。山间鸟鸣清幽,轻风袭人。路左几棵不知名的树,象是霜白似的,枝叶满缀着小花,似是孤立站在山口路边的人,等待眺望着什么。
转过一坡,忽然就看见湖汊人家。几头牛在湖边草地吃什么,扭起头看我,似乎正辨认着,是不是熟人。
又一个上坡,穿过一段山林。林间睡石,显然是天然所在,或许千年万年也不止,相逢是因缘,而我不过是它的一瞬。
下得坡来,没了林木的遮挡,忽然就开阔起来,湖面一下子就呈现在眼前。
一眼就认出那湖心一岛,不正是网上那幅标志性的景区招牌景观么。打量湖岸,没看见渡口和码头。
继续环湖而行,野草浓密,绿色醉人。绕到好大一弯,终于才看见旅游中心大厅、停车场和码头。
停车场上车辆不很多,游人也不算多,一些年轻人和小孩。
码头上清清淡淡,偶尔有要坐游船的,摆渡上岛的。
岸边有钓鱼台,零星几个人在垂钓。湖上三三两两几条游船,漂着。
看百度地图鲍冲湖应该是连着菜子湖、嬉子湖的湖湾,实地一看,却被拦湖坝隔了开来,坝外被隔成大大小小的养殖水面,不见连湖的踪影,而这孤湖一湾,似乎就是现在的景区。
看这景形,原本是湖中孤岛的齐家墩,现在两头连坝成围,搭上两边的山,墩上成了接客中心、停车场和码头。感觉这一招不太妙,白白浪费了一个湖岛,还是因为水位不够,干脆做成了连岸?
不打算登岛,也不打算坐船,准备环湖一周。
湖边的卧石不错,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算算行程和时间,也该坐下来小憩一番;湖中央波平如镜一条长带,分明把远景近观分成两半。
滩涂上长满了草。有意放的断木么?应该环湖修一个栈道。
湖滩上细沙松软得很,有一种想裸足踏沙、光脚涉水的冲动。
山的一侧,树木葱茏,茂密得无以插足;粉色的小花,撒满枝藤,烂漫得可以,象似浪漫而自由的少年,毫无顾忌地绽放心思,又似一颗永不老的童心,时不时会勾连起美好的想象。
远处的山,近处的水,静静地在那儿,有点味道。
山回路转,水天相映,平沙细草,云影树痕。说不出的一种气韵。
暗暗的天色,把这周遭透视成一幅淡淡的水墨。
成撮成片的水草,何以就长得这么茂盛,而且集中连片,莫非不是野生,而是人工种植的?。
后悔没有登山俯瞰一下,否则这远水近山应该看得更完整一些,还有这景区的整体布局、山水形胜会有一个更全面的印象。
忽然断了路,疑惑是不是要往回走。打定主意试一下缘石翻爬过去,竟然没阻碍很容易地就过去了。
翻过这坎,仍便是平滩浅水。回头望望,湖心岛被山遮住,远远地看见齐家墩与山的连坝,成了分隔天水的一痕,远天浮云同水色,山影浅淡似蛾眉。
一路闲散地走着,时不时拍几张照,不知不觉间,就远远看见先前进入景区的入口大门楼。
终于转出来了。
一番游走,该是要给出一个评价。细细一想,果真要说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感觉就象一个懒于梳妆的妇人,底子很好,扮相不注意,不仔细看,你是看不出几份姿色的。
五
忽然想起门楼上写着“依云小镇”的字样,不知其谓,哪里看见小镇的踪影,莫非是我一未上山,二未下湖,三未登岛的缺失么?
不准备从入口处出去,景区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来的时候,是沿着山坳之东进来的,回去准备沿着山坳之西往回走。
几个工人正在拦坝旁的沟渠里商量如何扎闸口的钢筯,似乎不太专业。
和来时路一样,山坳的这边,是一样的水泥路,随山势曲折延伸,沿途倚山一路的村民住宅,一直到先前我进山坳时的那个岔道的另一条,正好完成一个大圈。如果将这一圈之内的数千亩的湿地与数千亩湖面整体规划一下形成一个大的浏览景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回到八步,公交车还未到,进路口商店看一眼的功夫,听见有车来了,出门看时,匆匆的车停又启动走了,招之不及。问店家公交车多长时间一班,说是要等四十分钟。悔得牙疼啊。
决定沿路边走边等,不二十分钟,就到下一个招手站,四十分钟过了,也没见公交车的影子。招停一辆出租车,议定回城价格上车。
行不多远,一对小青年招手停车,不是回城,而是要到巨石山。司机欲回绝,我说不妨,反正我也是闲逛,送他们一下没关系。于是,来回半小时,顺道又看了一回巨石山门。
与鲍冲湖相比,这里可算是游人如织,挤破山门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