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我们恐而不慌

作者: 王风悔 | 来源:发表于2020-02-08 18:49 被阅读0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几乎所有人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适当的恐惧有其积极的意义,会促使让我们更好的采取行动保护自己。作为普通群体的我们,虽然无法身在疫情防控的一线,但只要在面对疫情时候做到恐而不慌,理性、科学的面对疫情、思考疫情、分析疫情,同样也是参与战斗,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面对这次疫情,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很多。

    第一,要明确这次疫情最好的结果和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根据李兰娟院士的说法“疫苗研制要有个过程,在疫苗种子株出来以后,要通过细胞株的培养,这个过程要真正拿到疫苗株的话,还要一个月,然后这个疫苗株拿到以后,还要进行一些方面的检查、检测,还要半个月,出来后,还要通过鉴定部门的鉴定,通过有关国家一期、二期的验证。从前面我们拿到疫苗株是一个半月,然后还得需要半月审批的过程才能够出来。”

    所以最好的结果是:我们非常幸运,疫苗在两个月内得以研制成功,而且没有副作用。病毒也没有新的变异,且随着气温变暖而活性下降,疫情在两个月内得以控制,确诊人数不再增加,我们彻底战胜病毒。

    那么最坏的结果,就是我们没有控制住病毒的发展,肺炎席卷全球,甚至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生变异,成为更加致命,致死率更高的病毒,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灾难。

    第二,此次疫情的源头是哪里?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关于疫情的源头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官方的报道,传染源为野生动物,可能为中华菊头蝠,除了蝙蝠以外,其他的野生动物,如果子狸,穿山甲等也可能是传播源。但根据12月最早疫情的报道,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出现在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那么也有可能病毒的源头是鱼、虾等我们经常食用的河鲜海鲜,真的是让人不寒而栗了。

    再说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目前来说,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已知的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即呼吸道传播)、气溶胶传播以及接触传播。”简而言之,都和说话,打喷嚏的飞沫相关。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能不见人就不见,呆在家里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武汉雨量充沛,水路发达,拥有长江、汉江、倒水河、滠水河和举水河。倘若病毒可以经水体传播,病毒沿江而下,那么下游的城市就会迅速沦陷。此外,若是出现大雾以及下雨天气,病毒都会随之传到其他地方,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虽然病毒是否可经水体传播还有待进一步科学验证,但是仍需要我们重视生活用水的问题,尽量饮用烧开过的水,或经过消毒处理的矿泉水。

    第三,随着气温回升疫情真的会好转吗?

    专家们提出疫情会随着气温的回升而有所好转,他们是根据当年非典的经验,认为SARS也好,新型冠状病毒也好,都是流行感冒病毒的近亲,每到冬春季节,天气阴冷潮湿、空气又不流通的时候,这类病就爆发了。

    但是此次疫情我们尚没有真正弄清楚病毒的特性,所以我认为还不能妄下结论。气温升高是否会触发病毒的变异,增加人传人的危险?这根本不得而知,根据卫生计生委和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气温升高致病毒变异没有公认结论,我们万不可掉以轻心。

    第四,面对疫情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面对疫情,除了要时刻注意生活习惯,做到少出门,出门戴口罩,饮水要注意加热消毒外,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免疫系统,规律作息,在家保持锻炼,增强免疫力。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仍有很多患病的人出院,说明人是可以依靠自身内部的免疫系统来战胜病毒的。而且此次疫情,重症患者的年龄段偏高,多为中老年人,80%为60岁以上的人群,而这其中的75%是有一种或者多种基础疾病的,而年轻人的重症患者则比例很低,这更加说明重症患者的免疫系统都是受损的,倘若保持正常的免疫力,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战胜病毒。

    面对疫情,我们要时刻关注新闻动态,学习更多关于疫情的知识,同时也希望政府发布更多有用的消息。如2月7日北京市开始公布确诊感染者活动过的小区,大家就可以时刻关注,尽量避免自己的生活轨迹和这些区域有交集。

    面对疫情,我们要恐而不慌,恐慌是疫情的助燃剂,保证情绪的稳定,新型病毒固然可怕,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就应该淡定,不要恐慌,不要因为疫情而不知所措,要坚信事实,不要人云亦云,坚信我们在这场疫情大战中必将胜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疫情,我们恐而不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ai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