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选自童行书院
吴国盛:
咱们中国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人口多,人特别多,人类资源极为丰富。第二个我们中国人很聪明。
不笨。
第三个中国人的精神气儿高。只要是好东西,我们中国人都得有,而且都得站在前面,这是优点。
这是我们感到自豪的地方,但也隐含了一些缺点,一个是急功近利,第二个是过分实用竞争激烈。
我们古代是农耕社会,形成了零和游戏的思维习惯。因为农耕民族土地产出就这么多,资源总体就这么多,增长是很有限的。所以你拿了我就没了,你多拿了我就少拿了。这种极为严酷的这种生活竞争,它是体现在中国人民的思维习惯里面的。
所以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竞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背后都是零和游戏的思维,他不觉得每个人生都是独特的,而是“笑人无恨人有”,这都是那一套思维出来的。
现代工业文明就打破零和游戏了,工业文明指数增长,信息时代不存在你有我就没有的问题,信息一发布你有我也有,大家都有。只要开放它就会越来越多。
这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背景。
中国现在的科学和技术体系基本完善,没有像过去那样的某些空白,但是大而不壮。中国整个科技的样貌和水平总的来讲我们是不差的,但是冲不上去。
诺奖都是海外的华人拿的,我们国产的科学奖就是屠呦呦老师一个人。华人在美国高校当教授的也很多,但是顶尖的教授非常少,我们的成果很多,但是顶尖的成果少,这是一个大的问题。
“卡脖子”技术我认为这个说法也有点问题。
即使像我们比较全,你也不可能达到所有的专业都是顶尖的,就像美国或者其它国家,它也是部分顶尖,需要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互补。我们要“卡脖子”,其实背后有个问题是说我就不跟你合作,我也能抢过你,这还是一个零和游戏的想法。
所以“卡脖子”的问题其实要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解决。当然国际政策偏复杂,不像咱说的这么简单。但是总的来讲,你不能指望你每个专业都是顶尖的,然后都不求人,这还是零和游戏的思维。
“卡脖子”技术的问题,我觉得像什么芯片什么东西,我们中国人能够做是最好,不能够做也未必一定是坏事,就是得看你自己的优势是哪,利用你的优势来弥补你的不足,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
我们过去30年之所以取得那么多成果,更多的还是国际合作,得益于安静祥和的国际环境,得益于国际社会跟我们的友好互助。当然也不是单方面的,我们对世界也有很大的贡献。
所以如果打破这种国际上的友好合作的局面,自然就有一些所谓卡脖子的问题出现。
所以我们讲两个问题,一个是说顶尖成果不出现,它的原因是什么?第二个高精尖技术缺失是什么问题?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