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带着“答案”找证明过程。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假如我已经有了“爱听刀郎歌的男的基本都是臭直男/厌女gay”的成见,那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发现这个成见无比正确。但事实可能是,男人堆里就没几个不是臭直男/厌女gay的,与听不听刀郎没啥关系。(之所以说这个例子不恰当,是因为一下子否定了男性群体本身可能也是一种成见吧……)
再举一个。假如我觉得“如果因为华晨宇不和女方结婚、有一个孩子而讨厌他,那我跟这种人一定聊不来”,现实生活中也真的“印证”了我的这个偏见,那我很容易困在“谁谁谁跟我三观不同,要少聊”类似的对他们的厌烦中,但事实是,这世上本来就没几个人能和一个人聊得来,与华晨宇没什么关系。
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已经对自己有了看法,比如觉得我是个弱智。那这个人往后与我的接触中大概率会无比放大我是个弱智的“证据”。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证明他是正确的。这种情景下,最不要做的就是自证清白。
以前觉得那英工作室和华晨宇工作室太鸡肋,就不能花点钱买点水军反反黑吗,或者买通营销号让他们停止黑,又不是缺这点钱的人。现在觉得他们的沉默无比正确。为网络喷子浪费一毛钱都不值得。
那英在节目中透露上升星座是处女座,结合她的生日可知她在1967年11月27日0:00-2:00左右出生,地点是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依牛宝子镇。看了看她的八字,有七杀。暂且当做一个她明星之路如此腥风血雨的解释吧。(我在搞笑)
所以做一个信念不那么坚定的人好像也不是坏事,我始终很远离那些一直很相信他们自己的人,这似乎意味着那些人永远不会再改变,故步自封。
我会爱那英在台上的紧张,爱她唱歌时的瑕疵,爱她怀疑自己的模样,爱她反省后还是决定唱自己喜欢的歌的迂回徘徊之路,爱她被网暴后再次出现时流露出一点点害怕的眼神,爱她在台上渐进式的养成系自信……
2.不要随便可怜人。前段时间看卓别林的喜剧,弹幕好多“笑不出来”“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抓娃娃的影评好像也有类似的话语。
以前我好像也是不觉得喜剧电影好笑的,倒不是觉得悲剧什么的,就是单纯没打在笑点上。记得去年冬天还发朋友圈说一直不喜欢逛街是因为看见老人太多会可怜,看见店铺冷清会可怜,各种可怜。现在觉得这是神经病。
我有什么资格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审视别人的生活状态啊。谁不可怜啊,为什么非要显得自己高高在上。穷人可怜,富人就不可怜吗?(其实我更想说人类很贱。不是可怜。是贱!)没什么可怜的,我就要笑。我想笑就笑,不想笑就不笑。
月初有个人公众号后台私信我想加我微信,我加了,设置成仅聊天。
1.他:你以后想做什么工作
我:不知道,不去想,放羊也行。
他:烤羊肉串好吃,但我有点脂肪肝,不能多吃。
(谁懂,当他说出他爱吃烤羊肉串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把他拉黑了)
2.他:以后可以一起读书,多多交流。
我:不,我懒。
当他得知我家在山东,学校在山西(他老家在山西,但在济南长大,现在在某高校读某专业的博士)的时候:希望有机会见见面。
我:不,我i人。
他说第一次碰见i人,然后问我mbti。
我说infj。他说他是enfj,还附上截图。时不时还发个语音和他的照片(不帅[呲牙])
不禁让我反省,是不是在比我i的人面前,我就是她们的噩梦。最起码目前看来e人是我的噩梦。。。
3.当他得知我高考数学满分的时候:你有男朋友吗?
我无语了=_=
他:我一直想找个学数学的或者物理学的、医学的、小语种的女朋友。
然后问我喜欢什么类型的。
我:反正不是你这种类型的。
他又问什么时候可以见见面。
我:我喜欢一个人待着,戴耳机听音乐。
他:我都不知道你长什么样。
我:你为什么要知道我什么样。
他:相识就是有缘,有缘不如见一面嘛。
我:那相识的人多了去了,还能每个人都见见啊?
他:但聊得来的人少啊。
我:我也没觉得和你聊得来啊。
他:我觉得挺聊得来的啊。
我心想:那可不,我说一句,你后面四五句等着我。
特别喜欢在猫猫吃饭的时候把手轻轻搭在它们的背上。
小时候我妈在外面打扑克,我就坐在她腿上,困了就在她怀里睡觉,迷迷糊糊中她摸牌时身体前倾,摸完牌后又往后一倒,我就这样很有频率地被顺带着摇来摇去。
还有她吃饭的时候,我也是吃饱了就躺在她怀里。头埋在她胸前睡觉。她挑菜时可能会稍微身体前倾,嚼食物的声音透过胸腔听得格外清楚。
当我摸着正在移动或者正在吃猫粮的小猫时,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贴着妈妈温热的胸脯。一种原始的安全感,来自远古记忆的基因被唤醒,感到被保护着。
图书馆厕所的镜子,酒店厕所的镜子,哲院厕所的镜子……各种地方的镜子里,我的脸好像都比其他地方的镜子显得更可爱。
我爱厕所
成为不了那英歌迷的原因之一是,唱歌对她来说总是那么开心,可她是唱苦情歌的(现在可能转唱励志歌了[偷笑]),虽然我不要求用很伤心的样子唱伤感歌,但呲着个大牙傻笑唱悲歌是不是有点太不和谐了[捂脸]她总是唱着唱着就和观众拉起呱,很让我出戏。(但这倒是不妨碍我喜欢她这个人和是她的颜粉、生命粉)
这个特点与她的咬字也挺有关系。她好像不怎么喜欢弱唱,也说过不喜欢用假音唱歌。总结就是她不喜欢“矫情”。她也不是容易伤心的人。(当然,这与她听歌风格无关,她挺喜欢听爵士 rnb啥的,但她唱歌一般都是从简处理)
所以之前看到她唱《到时见》在舞台上落泪,我非常震惊。终于她没唱着唱着把自己唱嗨演小品了。不过那首歌实在是调儿平 编曲不太行,一颗星的夜就好很多,没忘词,编曲也不错,还好巧不巧地得了带状疱疹,上一期还惨兮兮地得了个倒数第一,上台前的小片又哭了,综合所有因素,是她这几十年唱过的歌里最打动(甚至说是唯一打动)我的。
但是她唱完《到时见》以后又笑嘻嘻地跟亚当聊天了,就感觉在她身上可以消除所有负面情绪。有点无奈,又为她开心。
撇开综艺赚钱多少,唱了这么些年还是跟没长大一样 多迷人啊 没她我可怎么活
上周她的《一颗星的夜》已经听了九百遍➕。每次喜欢一首歌都会不可控制地接受被它俘虏,不循环到腻不舒坦。有的循环六七十遍就腻,有的循环一二百遍就腻。(有意思的是,我循环几百遍的歌基本都不是我平时爱听的风格)
听这首歌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必须要不顾一切跟它走,而是它淡淡地陪着我就好,不需要我像循环其他歌那样必须放空自己 边发呆边听,而是非常罕见地允许我边做事情边听它,不舍得耽误我处理世俗琐事。这种感觉就很像传说中的真爱,不会让人几乎丧失理智,而是很平静地 有激情 但依然有自己的生活节奏 不会爱得失去自我。
它让我忘了对喜欢上一首歌的害怕,不会让我焦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听腻这首歌啊,我要找其他喜欢的歌了,我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啊。
它竟然让我有了一点安心,以后即使再遇到了喜欢的歌,好像还是可以牵起它的手,它依然会陪我走下去。它不会抛弃我,我也没想过放弃它。(当然,说不定呢,说不定以后还是会腻,谁知道呢,我的嘴随了那子姐了,有时候满嘴跑火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