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纾·达礼

知·纾·达礼

作者: 主持人刘舒涵 | 来源:发表于2019-12-15 19:55 被阅读0次

一直以来,都想将自己所学的礼仪知识在朋友圈里进行传播。给礼仪输出这个部分起一个类似于电台频道一样名称。那天借着闲暇时光,和朋友圈里一位叫书生的朋友在一起聊天,让帮忙建议建议。没过五分钟,他就回复我说,取你姓名的谐音吧,知·纾·达礼,意思是通过知道认识了纾涵而更加的了解礼仪,成为一名知礼懂礼守礼的人。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眼前一亮,嗯,就它了。果然朋友书生这名不是白起的。

有了这个名字之后,我持续在朋友圈里更新和礼仪相关的内容,为了方便后续巩固和查阅,我在此将这些整理在一起。


【知·纾·达礼】

风华是一指流砂,

苍老是一段年华。

在有限的生命里,

做有温度的、有情怀的、

有深度的、有意义的事。


【知·纾·达礼】

​诗教:温​柔​敦厚、变化​气质

礼教:​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乐​教: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知·纾·达礼】 礼仪绝不是简单的“你好,谢谢,对不起”,它是关乎言行举止,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的综合体。 

【知·纾·达礼】 茶道礼仪与中华礼仪一脉相承,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史和特殊情感,于茶席上感受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于杯盏间的礼节学会温柔对待每一款茶,从更深层次的维度感知茶的韵味和生命之道。 


【知·纾·达礼】

富者有礼高质,

贫者有礼免辱,

父子有礼慈孝,

兄弟有礼和睦,

夫妻有礼情长,

朋友有礼义笃,

社会有礼祥和。


【知·纾·达礼】

可可•香奈儿说

一个女人应该拥有这两样

气质和优雅

生命是一场孜孜不倦的求索之旅

不止于外表更深入心灵

漂亮在皮相体态在骨

气质却在血液灵魂

【知·纾·达礼】

礼仪教育是一个“入耳、入脑、入心”的过程,只有当礼仪成为我们内化于心的追求,才能外化为我们自觉的举止行为,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知·纾·达礼】礼仪教育是一个“入耳、入脑、入心”的过程,只有当礼仪成为我们内化于心的追求,才能外化为我们自觉的举止行为,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知·纾·达礼】

谁是最具仪式感的人?

中国古代传统文人。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香,

桩桩件件都有礼数,有讲究。

有了礼数、讲究,

自然而然就有了仪式感,

藉由仪式感给人一种暗示,

进而唤起对自我存在的内省和对生活的热爱。


【知·纾·达礼】心静则智生,心乱则愚起。


【知·纾·达礼】一个人最大的教养,就是和颜悦色。


【知·纾·达礼】

骨子里有坚强,

言语中有教养,

交往中有包容,

心底里有善良。


【知·纾·达礼】

正衣冠而后端身形,

端身形而后知荣辱;

知荣辱而后懂自重,

懂自重而后有道德。


【知·纾·达礼】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知·纾·达礼】远有形,近有颜,处有礼;转身留香,闭目听音。


【知·纾·达礼】

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

实则都是我们允‌许的。

假如我们有所改变,

一切也将随之而‌变。

善良温柔,自律努力,

会带给你好运和惊喜。


【知·纾·达礼】

耳不闻人之非,

目不视人之短,

口不言人之过。

相信积累和坚持的力量,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从内容上的积累还是讲授技巧上的呈现都是一个礼行人该做的功课,加油吧,

相关文章

  • 知·纾·达礼

    一直以来,都想将自己所学的礼仪知识在朋友圈里进行传播。给礼仪输出这个部分起一个类似于电台频道一样名称。那天借着闲暇...

  • 知书达礼

    知书者达礼 人情练达即文章

  • 知书未必达礼

    知书达礼的意思是有文化,懂礼仪,形容有教养,有修养。达礼的人基本上是知书的人,但知书的人未必都能做到达礼。 有知识...

  • 取名——舒

    舒舍予 舒啸 舒畅 舒坦 舒展 舒心 舒香:“书香”。 舒达礼:【成语】知书达礼。【解释】知、达:懂得。有文化,懂...

  • 《七绝 • 知与快乐》(2019年07月26日)

    知书聪慧达礼涵, 与人交往为善先。 快心学童遂意成, 乐...

  • 知、礼

    儒家思想一直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思想,特别是在教育方面。 孔子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事...

  • 假如爱有天意 我喜欢过你 喜欢人不犯法 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

  • “礼知”文化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

  • 根本究竟的认识“世界”

    知事达情,知人达心,知物达邃,知畜达生,知地达天,知魂达灵!— 纪云 我以为对人间万象、自然世界、宇宙苍穹的终极解...

  • 《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 (2)法达比丘

    机缘品第七法达比丘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纾·达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dl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