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两个字音,一个是觉醒的觉,一个是睡觉的觉,这也非常的有意思,当人不在觉醒的情况下,就是在睡觉的状态。觉,也是人所特有的,只有人才会有觉的能力,能够看到和发现自己的状态和方向。也是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不是每个人都是有觉的能力的,觉就是觉心念、觉感受、觉情绪,感知、反观自己。觉就是洗净心尘的过程,通过觉的修行,觉醒自己,找到觉悟之门,找到真我本性直至圆满。
佛教三宝为佛、法、僧,皈依佛门就是要三皈依,首先就是皈依佛,佛宝为圆满成就的一切诸佛,皈依佛即为皈依觉,觉而不迷。是因为觉明确了人生方向,是因为觉看了习性的障碍,是因为“觉”而觉醒。是因为”觉“而觉悟。修行开始就觉为首要法门,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可见“觉”的重要性,是修行的核心要点。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感受“觉”,怎么能拥有福报?是有一颗感恩的心和责任的心,感恩心是快乐的源泉,那么什么是负责任呢?如何是高度负责任呢?负责任,就是用心做好该做的事,高度负责任就是更用心的做好每件事。可以发现,当在用心做事的时候,自己就是在觉的状态,会时刻觉察自己心的状态和层次,为把事情做的更好,会不断的觉察自己,内观自己,是因自己的改变让环境发生改变。是自已愿意付出和贡献,而不断的付出贡献成为习惯时,“无我”也就自然显现,也就逐渐显现了真我本性。

觉可以让我们明确人生方向,可以觉醒觉悟那么应该如何去觉,通过行为、情绪、感受等来感受自己,觉察到自己的心念。有了觉就有了修行的意义,不断的修正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心的层次。下面把觉分为四个层次,根据四个层次对照自己的心性,当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时候,就是已经能够面对,通过觉逐渐提升面对的能力,逐渐通往圆满之路。觉四个层次为:
一、不知不觉:顾名思义,就是在睡的状态,在不觉醒的状态,在不知不觉时,做出的很多的决定和判断都是在以我为中心做出的,自认为的更多时候做的是糊涂事。不知不觉,就是结果出现时,不认可,不接受,就是结果和后果都已经摆在眼前了,还不认命,不从自身找原因一切手指向外。处于无名状态,不能内观,也是业力比较大的人。
二、后知后觉:在不好的外缘时,能够觉知、内观到自己。就是当错的结果出现时能够认,能够接受。愿意认错,能忏悔,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自主。这需要有一定修行定力,能够愿意就是一种能力,认的开始就是一切改变的开始,开始认了,剩下的就是得失取舍的选择了。
三、边知边觉:遇到问题时,感受到身体不舒服时就能够有觉知,对感受不逃避、不对抗,并且不被牵引。 能够对感受马上做出调整,能够真诚面对。在情绪来到前,已经能够调整自己,不让感受转为情绪,更不会让行为出现。边知边觉,能够向上找到心念,这需要下功夫精进修行。
四、先知先觉:念起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觉察到,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时刻转化心念,事事关心,时时觉照。念头就是业力的根源,起心动念就是种因,种下什么样的因,得的就是什么果,恶念就得恶果,想想,这是多么的重要。念来念舍,这也是修行人要去到的方向,在觉中就是在道中。

而这一切觉行圆满,也都源于”行“,践行,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去体验和感受,觉更多的是放下脑,用心来觉察和觉知,更多的过往已经习惯原来的模式,已经习惯用脑分析判断,而内心的方向已被深深的遮掩,有时我们做了很多有成就事,的确也做到了,同时内心没有生发出喜悦之心,更多是因为自己是在做身心不一的事。本我的良知一直在引导我们前进的方向,只因”我的“一念执着,不肯放下,牵绊带来的更多的是痛苦和纠结。
信则为缘,万顷良水之度有根之苗,缘于相信,缘于放下自己脑判断的执着,缘于此刻良知的显现,让心有了新的开始,让人生有了意义,让生活更加的美好,而又因为自己的绽放影响到了更多的人愿意去向光明。因为自己的坚定,让周围的环境发生了美的变化,为本源心学照亮世界又做了一份贡献,因一念的绽放让世界发生了改变,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