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关于节制的教条实际上适用于这类事情。如果一个人喜欢下棋,在工作时间憧憬着夜晚的娱乐,那他是幸运的。但如果他为了整天下棋而放弃工作,就失去了节制的美德。据记载,托尔斯泰年轻时顽固不化,曾因为作战英勇被授予一枚军功十字勋章,但颁奖之时他正沉迷于一盘棋,决定不去领奖。我们很难就这一点指责托尔斯泰,因为对他来说去不去领奖是无关紧要的;但对于一个地位较低的人,这样的行为称得上愚蠢。
上述教条当然有局限性,例如,如果人们认为某些行为的本质是高尚的,那么任何牺牲都是正当的。为保卫国家而捐躯的人不会受到指责,即使他的妻儿因此身无分文。为重大的发现或发明而做实验的人,只要他的努力最终有回报,就不会因为使家庭遭受贫困而被谴责。然而,如果他没有成功,舆论就会谴责他是一个怪人。这似乎是不公平的,因为在这样的事情上没有人能提前确保成功。在基督纪元的第一个千年里,人们赞扬那些为了过上圣徒生活而抛弃家庭的人;但现在,人们认为他还是应该为家庭做些准备。
吃货和胃口健康者之间存在根深蒂固的心理差异。
如果人的一种欲望强大到需要牺牲其他欲望,那他通常有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即希望摆脱萦绕心头的恐惧。这在酒鬼身上很明显:他饮酒是为了忘却。如果生活中没有萦绕心头的恐惧,他就不会认为醉酒比清醒更惬意。中国有句古话:“不为酒饮,乃为醉饮。”这是偏激的热情的典型表现。它追求的不是事物本身的乐趣,而是忘却。然而,以一种非常愚蠢的方式忘却反而组成了更深的毒害,比如身体疾病和精神障碍。
真正的热情不同于追求忘却的热情,它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除非被不幸的环境所摧毁。小孩子对看到或听到的一切都感兴趣,在他们看来,这世界充满了惊奇。他们总是满腔热情地追求新知,当然不是学术知识,而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熟悉的物体中所包含的知识。动物只要身体健康,热情就不会减退,即使成年动物也是如此。猫到了陌生的房间,如果不嗅遍每一个角落,探查是否有老鼠的气味,它绝不会坐下。
保持对生活的热情,讲究一点节制,或许对于活出滋味是件很不错的事。只有当大家都要做苹果,都要比甜的时候,才有了竞争。如果你发现你是一颗盐,那你好好咸着就是了,不必去变甜。所以搞清楚自己是酸甜苦辣中的哪一种,然后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不争而成就有为有位,所以在“成为你自己”这件事上,你必须要尽力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