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少女时代》,有种触动:因为害怕而不敢尝试真是件很让人后悔的事情。比如校园爱情;比如演讲和技术分享。人总是趋向于在自己的安全区域活动,不愿意去改变或者尝试未知或者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人总会为自己找各种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我是真得没这物质条件;我没这个天分;我得考虑到我的爸妈;不去做还好,做了,失败了那就真得丢大发了 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世界和逻辑世界,每个人都会想着圆满自己的逻辑世界,能自圆其说。为了安慰自己, 人会麻醉自己,歪曲逻辑世界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类似说谎的高境界就是麻醉自己去相信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
观影结束1个小时,我的心依然堵得慌。过去的已经发生,当前的正在脚下,未来的还在路上。自己的逻辑和意识世界告诉自己:过去的无法改变,当前的源于过去的作为,未来的来源于现在的把握;过去的只能接受,当前的需要细心经营,未来的需要勇敢地计划。对于后悔的事情,我选择接受, 去接受曾经懦弱的我;现在的需要元意识来发现自己的意识行为; 未来的我需要怀着不安、期待和勇敢的心态去尝试改变,去踏出自己的舒服区域。
一直觉得自己活得很不真实。一直活在自己眼里的别人眼里。看过很多书籍:教导着人们要活出自己,不要总在意别人的看法;你认为自己很重要,其实对别人而言只是暂时的谈资;要活出自己。一直按照书上说得去尝试改变自己。到现在,我依然没能做到。很多事情不是想改变就能改变的,需要正向反馈或者足够的底气。曾经有段时间,我学习只是为了赢得爸妈和同学的赞赏和关注;曾经的打篮球、踢足球、玩游戏只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合众点、从群体获取我和他们是同类给自己带来的安慰。世上大部分人都有过失败或者难以启齿的过往:要么将其深深地藏在心里的角落;要么当你觉得你现在的成就让你能坦然面对过往。社会对 不同人 失败和难以启齿的过往的态度和容忍度是不一样的:成功人士的失败会被当着正面教材,普通认识的失败会被当着笑话。人们总是这么势利和自相矛盾:成功人士也是从普通人士转变过来的,以前笑话,现在称赞。
觉得自己很有贪欲:喜欢人夸我,并为此而努力提升;很少有敬畏,对未知和困难的敬畏;很少有满足和自我设限,觉得这辈子只能这样了;老爸培养的进取心,虽然资质愚钝,但我会努力去让自己活得义无反顾。
写到这,突然觉得自己轻松不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竟然也有今天发泄负能量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