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歼灭日军十万,抗日名将薛岳的巅峰之作——长沙战役之二

歼灭日军十万,抗日名将薛岳的巅峰之作——长沙战役之二

作者: 文史迷途 | 来源:发表于2024-02-04 17:36 被阅读0次

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在第一次长沙战役中,中国军队第9战区司令官薛岳面对老对手冈村宁次11军十万部队疯狂进攻,成功运用“节节抵抗、分段消耗、诱敌深入,合围歼击”反八字阵”战术,使装备精良的日军王牌11军遭受重创,狼狈退回岳阳。中国军队取得了第一次长沙战役的胜利。

此后两年,日军无力南进,双方又在以长沙为中心的新墙河、鄂南通城、赣北静安一线对峙。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国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长沙城下已持续两年的平静也即将被打破。

日本西线死敌苏联和德国开战,让日军高层欣喜若狂,他们认为这是夹击苏联的天赐良机,准备从华中第11军抽调两个师团和两个飞行大队前往东北,准备对苏作战。

但这个决议受到了“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板垣征四郎和11军司令官阿南维幾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中国才是日本的心腹大患,解决中国问题才是当前最重要的,并呈上了“摧毁敌抗战企图予第9战区一次沉重打击”的长沙“加号作战计划”。他们的意见被采纳,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陆军部的批准。

战火将再次在长沙城下燃起,而薛岳,将要面对一个全新的对手——阿南维幾。

阿南维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即出任过日军109师团师团长,在一线指挥过部队作战;又出任过陆军次官,参与过各种战略国策的制定,是一个眼光毒辣、精于谋略的狠角色。他尤其注重特务情报工作,这次作战,他希望在情报获取上有所突破。

而在进攻战略上,他一改前任冈村宁次在第一次长沙会战时“三处开战,兵力分散”的做法,决定集中主力“并列正面,纵列突破”,一举击溃第9战区部队,占领长沙。

他于9月15日将战斗指挥所由咸宁迁移岳阳,以便靠前指挥。

至8月21日,日军已在新墙河一带一线阵地集结了第三、第四、第六、第四十4个师团和早渊、荒木、平野、江藤4个支队,并配有坦克13团、独立炮兵14团、独立工兵3个团和空军第一、第三飞行团以及海军第一分遣舰队协同作战,总兵力达12万人。

薛岳面对的是来势汹汹的阿南维幾这个全新的对手。他认真总结了第一次长沙战役中撤退混乱、反击不力的问题。他料定日军依然会沿杨林街、福宁铺,及粤汉铁路湘江两岸进攻,由此制定了“诱敌于汨罗江以南,捞刀河两岸地区,反击而歼灭之”的作战计划。

此时,他手下可调集的兵力有11个军,共计37.8万人。依然采取以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为主要阻击阵地,利用有利地形逐次抗击,诱敌深入的防御措施。

他在第一线新墙河由西向东配置了第4、第20、第58、第72四个军。与阿南为幾的“并列正向,纵列突破”针锋相对。其中4军和58军的前锋前出到湘阴、岳阳边境的大云山地区,以防止日军迂回。并以此为依托,袭扰日军侧翼。

双方都在厉兵秣马,磨刀霍霍。薛岳的“反八字阵”的防御和阿南维幾的“集中正面,并列突破”的进攻这组坚固的盾和锋利的矛,到底谁能胜出?

9月7日,日军为消除侧翼威胁,斩断中国军队前伸的钳爪,以两个联队的兵力向大云山地区发起了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双方激战两日,各自伤亡两三千人,中国军队撤撤出。

日军主力开始全面集中和展开。

自9月17日,日军第3、第4、第6、第40师团已全部进入新墙河北岸一线阵地,完成了进攻准备。

9月18日,是刚好距第一次长沙战役开战两周年的日子,日军又选择了在这一天开始发动进攻。

9月18日拂晓,日军分布在新墙河畔杨林街20公里之内的多达320多门各种火炮同时开火,猛烈轰击南岸中国军队的阵地。一时间,新墙河一带尘土飞扬、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湘北大地被笼罩在一片浓烟烈火中。

惨烈的第二次长沙战役正式打响。

炮火延伸后,在阿南维幾的亲自指挥下,日军多达45个步兵大队一线排开,同时强渡新墙河。中国军队第4、第20、第58军在南岸顽强阻击,双方在20公里长的战线上展开了10余万人的厮杀,兵力之密集,战况之惨烈,实属罕见。

潼溪街一带是日军强渡的重点区域,日军集中了40余门大炮猛烈轰击第4军102师阵地,随后数千步兵在炮火掩护下涉水强渡。中国军队顶着铺天盖地的炮火,以密集的机枪火力扫射渡河的日军,日军损失惨重,浮尸满河。

日军又呼叫飞机前来作战,轮番轰炸中国守军阵地。在浓烟烈火中,中国军队的阵地已成一片焦土,损失很大。但102师不顾伤亡,仍顽强阻击,死战不退。日军久攻不下,开始施放毒气,102师的阵地瞬时被一片毒雾笼罩。日军又出动伞兵在中国军队后方空降,前后夹击,102师大部伤亡,被迫撤退。

与此同时,洞庭湖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和平野支队在湘江两侧青山登陆,企图进攻芦林潭,从左翼威胁长沙。但在抢滩登陆时遭到中国守军99军197师一个营的顽强抵抗,日军伤亡了数百人。随后日军以水陆协同的猛烈火力攻击中国军队的阵地,中国军队与敌连续血战2昼夜。给敌人以巨大的杀伤,最后全营壮烈牺牲。

由于日军飞机、重炮的强大火力优势和密集兵力的冲击,加上日军惨无人道的实行毒气战,不到三天,中国军队新墙河防线全线被突破。中国军队第4、第20、第58军向两翼撤退。

20日,日军突破了汨罗江防线,进至汨罗江南岸。

这本是薛岳预设的对日军的包围合击之地。

他早在18日就命令99军和37军在汨罗江以南的阵地上死守;命令第58军在汨罗江以北攻击日军侧背;又命令26军由金井向瓮江推进,从西北面撤击南进的日军;同时命令战区其他机动部队迅速赶往汨罗江南岸、捞道河一线的战场,准备以优势兵力对日军、前侧击、后面包抄,给日军以致命的打击。

一个精心布置的大口袋将迅速形成。

但令薛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些电令竟然被日军特种情报机关截获并破译,而战局将由此发生惊天逆转。

阿南维奇也被这个计划惊出了一身冷汗。他随即决定将计就计,集中兵力秘密包围突袭已暴露行动意图的中国军队。

他迅速放弃“将主力用于湘江方面”的计划,调集第3、第6、第40师团包围合击第26军。浑然不觉的26军刚进入浯口地区就遭日军3个师团的围攻,伤亡惨重,失去了战斗力。

而37军因右翼暴露,也被日军突袭侧击,大败溃退。

26军和37军的突然遭袭,大大出乎了薛岳的意料,他急令第10军前往救援,但此时日军已打垮了26军和37军,趁势向立足未稳的第10军扑来。第10军没想到日军来的这么快,还没来得及构筑阵地就已被日军冲垮。混战中,副师长赖传湘阵亡,师长朱岳身负重伤。混乱中只能向捞刀河南岸福临铺一带突围。

与此同时,方先觉预备第10师也被日军第3师团击破,向后溃退。

至此,薛岳在汨罗江以南的防线全线崩溃,长沙已暴露在日军的刀锋之下。他命令刚从江西赶来追增援的74军急速赶往捞刀河一带阻击日军,为他重新调兵遣将防守长沙争取时间。

但这个电令又被日军获悉。日军随即将原定在傍晚的攻击时间提前到上午11点,并让原定攻占平江的第6师团急速南进,和40师团一道攻击远道而来的74军。

9月26日,经长途跋涉匆匆赶到捞刀河一带的74军被日军第6师团突然袭击。74军从东向西的队伍被由北往南的日军从侧面猛烈攻击,仓促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能向南败退。

74军本是国军中的劲旅,战斗力极强,但由于长途行军,又一路遭敌机轰炸,人困马乏伤兵满营。又在毫无防备之下被日军侧击,根本无还手之力。混乱中,74军军部也被日军特种部队偷袭,军长王耀武在警卫拼死抵抗下,才趁着夜色逃脱。

这是薛岳手中最后的牌,74军的快速溃退使薛岳无力回天,长沙沦陷势在必然。

他于26日将指挥部撤往湘潭。

同日,日军右翼由沙市迂回至长沙东南;另一部则由春华山迂回至长沙东面,开始对长沙进行猛烈攻击。

27日,日军伞兵也在长沙东北郊实施空降。和便衣队一同攻入长沙市内。

28日,日军占领长沙。

29日,日军第三师团一部还一度突入株洲。

日军占领长沙后,认为已达到“严重打击第9战区部队”的目的。且日军连日作战。粮弹补给困难,后方补给线又被切断。中国军队也正向长沙方向集中,有包围合击之势,于是决定从10月1日开始撤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第9战区部队全线追击,相击收复岳阳。

留在日军后方的第4、第20、第99军开始在马鞍铺、青山市、金井一带拦截日军。

10月5日,日军突破中国军队的封锁线,北渡汨罗江,向新墙河地域退却。

10月8日,日军退守原阵地,双方再次对峙于新墙河河一线,第二次长沙役战结束。

第二次长沙战役。因中方情报屡屡被日军破译,薛岳诱敌至汨罗江南、捞刀河一带合围歼击的战略功亏一篑,以致战局逆转,处处被动。长沙沦陷,中国军队伤亡达7万多人。但中国军队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顽强抗击,浴血奋战,也杀伤日军4.8万人(一说中方伤亡5万,日军伤亡2万)。

前两次长沙战役薛岳面对不同的对手,和日军几乎打成平手。中国军队损失稍大,但成功阻止了日军南进,并给予日军巨大的杀伤,在整体战略上是成功的。

但历史还会给薛岳和阿南维幾一次较量的机会,他能一雪前耻,力挫强敌吗?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歼灭日军十万,抗日名将薛岳的巅峰之作——长沙战役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lu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