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会,更像《新约•马太福音》里讲的:“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换句话说,就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帕累托称这种现象为“二八定律”,就是百分之二十的人获取百分之八十的收入。
“二八法则”并不是仅仅存在于财富分布的层面。无论社会还是组织或是公司,都存在一个金字塔结构,越往顶端越稀缺。
所以,我们总是不停想往上爬,同时把竞争对手向下拉。别以为顶端的富人就不在乎底端人民的口袋,不然他们的财富从哪来?
在群狼环视的年代,你最好成为通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出现,劫自己的贫去济别人的富的场面;这样才有可能突破阶层的牢笼。
如何成为通才,王烁老师让自己成为知识的游牧民族,哪里水草丰美就往哪里迁徙,随处撷英。并且提出另类“二八法则”,花百分之二十的时间,掌握某个新领域百分之八十的知识,转身朝向下一片丰盈之地。一来,剩下百分之二十的知识再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去学习,并不划算;二来,掌握百分之八十的知识,足以在外界应对自如。
万维钢老师提出一个读书的境界叫“全覆盖”,首先用最快的速度建立一套认知感。
有什么书,你都读过;有什么人,你都认识。你对整个局面有智力掌控感,谁一出手你就知道怎么回事儿,这就叫全覆盖。
全覆盖境界下的读书人交流,默认在场所有人读过所有的书。这意味着所有知识、所有典故都已经编码。你提一个话头别人马上知道你要说什么,这样交流大家很舒服。你没有做到覆盖,你就不在圈子里。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认为通才在社会更吃香,孔子提出一个概念叫“君子不器”,“君子”顾名思义,就是领主的儿子,金字塔顶端的存在,将来会成为领主,管理土地和人民。
所谓“器”,字面意思就是器具,每一种器具都会服务于一种特定的功能,比如衣服用来遮体,锄头用来耕地,不可能衣服用来耕地,锄头用来遮体,这就是器具的局限性。
所以,君子要让自己不器,换言之,就是不要让自己成为专才,要成为通才。从管理角度说,君子不需要管事,而是管人。
查理芒格,就是巴菲特老爷子的搭档,他曾说过:手持铁锤的人,全世界在他看来都像一颗钉子。言下之意反应出单一思维的局限性。
查理芒格看来,宇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人类全部的知识都是在尝试对这个复杂整体进行研究,各学科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用单一的思维模式去看待事物,就可能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自己的思维模型,进而犯下愚蠢可笑的错误。
所以查理芒格提倡构建多元思维模型,某种程度上,通才几乎早已建立多元思维模型,遇见问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丝毫不慌张。
罗胖曾经说过,其实我们观察到的现象都差不多,只不过高手会看见不同的角度,分享不一样的观点。
跟着高手学习,登高望远,也是成为通才的一条有效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