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收到一条问答,面对落寞怎么办?
突然想到了刚走出落寞期的闺蜜小凡。
年初,小凡的母亲生病了。
以往都是小凡和大姐夫带老人去北京,小凡安排好交费住宿事宜返回来,留大姐夫一人在医院照看。而二姐每次都找借口逃避做子女应尽的义务。
这一次小凡没放过二姐,家庭会议上,她说:“我出了钱,力就不出了。二姐,你和大姐夫带妈妈去北京吧。”
二姐冷笑一声:“你向来都没怎么使过力。过年之前爸妈这儿的卫生都是我和大姐搞定的。还有,以前你们每次去北京,都是我照顾老爸。”
“你照顾爸爸?二姐,你真好意思说,你让爸爸给你们一家做饭,这也是照顾?”
二姐被激怒了:“洗衣服算不算?收拾屋子算不算?我说莫小凡,你不要觉着你比我们兜里多两个子儿就在家里颐指气使。你出了钱所有人就得听你的吗?”
小凡正要回击,没想到老公出面了:“二姐,就是这么个理,别的不说,爸妈一年的吃穿用度都是花我们的吧?要不打今儿起,咱们轮着来,一家负责一年,那样谁都没有意见。”
二姐自小就是个厉害的主,哪吃这一套,冲着小凡老公瞪眼睛:“有钱了不起啊?轮着来就轮着来。那这次去北京你们陪妈妈去。”
大姐赶紧出来打圆场,最后结果还是小凡和大姐夫去,但是二姐也出了3000块。
因为这3000块,二姐和小凡大吵一架,甚至把陈年旧账都翻出来。以其证明自己为家庭做的贡献更多。
吵架没分胜负,姐俩更生彼此的气,都告诉老大,从此以后老二和老三绝交了。
手足交恶,本就够闹心了,令小凡想不到的是,七大姑八大姨都站出来'管闲事',表面上劝她亲姊妹之间不要太计较,实则是提醒她日子好过了不能忘本。小凡哪管是姨舅还是姑伯,都怼了回去。
亲戚得罪一圈,小凡成了只有父母和大姐的孤家寡人。
人要是倒霉起来,堵心事接二连三。
单位竞聘部门领导,小凡和其他人一致认为,非自己莫属了,可是突然从其他单位空降一人,夺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新领导业务不熟悉,又想尽快出成绩,总布置一些无用的工作。小凡建议数次,新领导开会当众批评小凡自以为是。
家里也是烦心事不断,儿子刚上一年级,上课坐不住,放学不写作业,软硬话说尽,就是不想学习。老师隔三差五叫家长,几次委婉提醒小凡,再这样下去只能留级了。
认识二十多年的闺蜜,托小凡办事,小凡很积极的找关系,最后事没办成。本来闺蜜也没怪她,可心情极度不好的小凡,在交代事情经过时语气不太好,还抱怨了两句,闺蜜心生误会,也不理她了。
从春天一直到夏天,很长一段时间,小凡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她。

直到某天出差,她在机场意外碰到一个老同学,头等舱,大牌包,美容脸,状态好到爆。
经过一路聊天才知道,老同学这几年过的也很坎坷,两年前离婚了,打了一年多官司,被无所事事的前夫分走一笔巨款。父亲几个月前刚过世,母亲因为悲伤过度,现在在医院。而她自己,要么在出差的路上,要么就是在医院陪床,还得挤时间视频陪儿子。
小凡投以同情的目光,老同学却坚强地说:生活不会因为我的畏惧而温柔待我,所以我只能不做他想,埋头赶路。
小凡在那一瞬间释怀。
新的一周,她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化了精致的妆,面带微笑,满脸谦和汇报工作。从那天起,领导对她态度好了很多。其实,上司要求不高,属下谦恭畏惧就好。
对儿子,她换了方法,不再强调成绩的重要性。每天下班带儿子去书店,看完书就在书店写作业。半年下来,上课表现好了,成绩也提高了。
状态好转了,很想找闺蜜说说话,不好意思约见面,只好在朋友圈给对方点赞。某天收到微信:中午我做酸汤肥牛,你吃不?
临近年底,开始往娘家置办年货,碰到二姐虽然还是不说话,但二姐总是通过孩子问她周末忙什么,冬天有没有感冒之类的问题。大姐逗她:今年年夜饭你二姐和二姐夫做,你吃不?她回:让她别忘了炸我爱吃的带鱼。
小凡说,遇到不顺心,暂且放下。把一切都交给时间。
路,走着走着就顺了。
(2019即将结束,祝愿各位在新一年平安喜乐!)
坚持码字不容易,请留红心示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