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前同事,女,40出头精明干练,在公司市务部工作不满一年后因为性格过于刚烈,与同事和上级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继而辞职离开。
许久不见之后,偶尔一次点开了她的朋友圈,发现她已经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实体店,主营A货,也就是大牌高仿。
于是乎,我经常看到各类大牌爆款,从包包、衣服到手表、配饰,应有尽有。产品页面堂而皇之地打着广告,“大牌的品质,十分之一的价格。”
确实如此,一个官网售价3-4,000元的包包,只要338元就能带回家,一块12,800元的手表,3,800元包你到专柜验货也辨不出真假。
真是牛气,这巨大的价格落差也是赤裸裸的诱惑。最初我饶有兴致地追看了几次产品更新,看多了以后反而有种说不出的别扭。后来仔细想想,发现原来自己是在意那些产品上无处不在的大Logo。
比如各类夏日的T-shirt和连衣裙,明明是再普通不过的款式,偏偏无处不在地印上各种显眼的Logo,让人一时不能判断自己想要的到底是Logo还是款式。
穿着这般显眼的衣服招摇过市,无非就是在刻意向世人昭告“我很贵”,与时尚和美丽有何相干。
从跃跃欲试到灰心丧气再到彻底想通,我再次梳理了我的需求。
我是一个物质要求没有那么高的人,基础款的鞋、包、手表和衣服,包括护肤品和彩妆都遵循着够用就好的原则。
所以我压根就不是这类微商的目标人群,说到底这只是一门靠虚荣赚钱的生意。所以产品的Logo越显眼越好。
其次,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便宜给你捡。我不知道,所以不敢妄下断言。渠道价格体系确实有高有低,但是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可以买到原价的品质,这种逻辑是否真能成立?有多少人会真的将货品拿到专柜去比对呢。这也是一门靠“捡便宜”的心态去赚钱的生意。
我始终清醒地遵守一个底线,欲望与能力相匹配。
我不会变成盲目消费的购物狂,却始终没下定决心将前同事的微信拉黑,甚至都没有设定“不看”,也许我还是在隐隐地期盼着,哪一天我真的会买高仿,来满足我的小小虚荣心呢。其实我更希望有没有那么一天我能走到商场专柜去买正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