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卖“吼货”
原来,龙哥介绍樊二嫂去做的生意,是“赶庙会”,也就是俗称的“卖吼货”。
这是很多做百货生意的人,在最开始都有可能做过的生意。如果运气好,短时间内就可以大赚一笔。运气不好就吃力不讨好了,就象做这行生意亏本的人说的那样“磨肋巴骨养肠子”--赚吆喝赔老本。
但做生意亏本的只是少数,除了运气不好外,可能做生意亏本赚钱差不多都跟智商有关系。智商高和智商低的人都只占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智商平平,所以这个世上有钱人和无钱人都不多,大部分人都是只够养家糊口没有多少剩余的人。
这个生意实际上就是把在批发市场上批发不出去卖不掉的货物,包括很多三无产品、低劣货品,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再以低价卖出去。这样的货物在市场上通称“死货”,意即没人要、卖不脱的货物。这样的货物只有在人流大或者偏远地区才会有人因为“捡相因”来买。但只要销售量大,一样可以获取利润。而且只要是具备相当经验,在批发市场上能买到大厂家的库存货或者一些生产商的不对时节的货物,那利润就更加可观。
但做这生意必须舍得吃苦,而且进货是关键。
龙哥正是看中了樊二嫂舍得吃苦,头脑聪明,并且自己有几个做这种生意的朋友可以帮忙关照,所以才介绍樊二嫂去“淘金”的。
樊二嫂跟着龙哥介绍的朋友跑了一个星期,熟悉了进货卖货的各种细节。静下心来想了想自己现在的处境,自己的本钱只有龙哥拿的十万元,另外自己的积蓄四万元,为了保险起见,决定先只拿出一半,也就是七万元来做生意。这样即使第一次亏本了,还有第二次机会可以再去挑战一回。
为便于管理进货卖货,还有为了便于将来利索收手,樊二嫂决定只卖单一的货物。另外,如果自己和别人一窝峰去“赶庙会”,费用大不说,竞争也激烈,不如自己单独去开辟市场。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只有相对偏僻的地方才有市场。成都周边的市场都比较饱和,而离成都相对较远的县城、乡镇可能会有一线生机。
对!
就到县城、乡镇上去!
樊二嫂征求龙哥的意见,龙哥很欣赏樊二嫂的想法。并且告诉她,县城乡镇上的人最主要的消费是床上用品,和自己关系很好的一家床上用品生产厂家正好有一批积压货物亟待处理,可以拿去卖。另外县城乡镇的治安是最主要的问题,但只要自己小心点,也应该不是太大的事。
樊二嫂当然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和龙哥去厂家看货。
这家床上用品厂家库存的床单、被套、枕套、蚊帐至少有一万件。经过谈判,樊二嫂以六万五千元的价格全部买下来了。
这可是不到原价的五分之一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