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旧时的元宵节

旧时的元宵节

作者: 瞄言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8:38 被阅读2次

            元宵节,又称“元夕、上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元宵节过完“年”才算过完。在那个时代人们有大量的时间来庆祝”年“”的到来和离去,从腊月开始人们开始置办年货,使“年”味渐渐涌起,自正月初一起到正月十五一直都有庆祝活动,一直到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将年的气氛推向高潮,“年”才渐渐趋于结束 。

            旧时的元宵节是极其热闹繁华的一天,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一隆重的节日,据《梦梁录》这样记述这一晚的繁华:“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装,竞夸华丽。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犹未已。甚至饮酒醺醺,倩人扶着,堕翠遗簪,难以枚举。至十六夜收灯,舞队方散。”

          这段记述将游人,灯会,酒醉,配饰,杂艺,堕翠遗簪(因拥挤使得游客佩戴的珠翠和头簪失落,可见其繁华程度)诸事一一陈述,充分地记载了这一晚的繁华。

            旧时的元宵节当晚当以元宵灯会为最为繁华热闹之事,据《武林旧事》载,灯以苏州、福州为冠,新安灯虽然晚出,但是更为精妙绝伦。所谓“苏灯”,大者直径三四尺,全身用五色琉璃制成,上有山水人物,花竹翎毛,以光彩炫目胜;所谓“福灯”,纯用白玉,通体洁白,“如清冰玉壶,爽彻心目”,以皎洁清爽胜;新安灯则更加奇巧,灯圈灯骨全部用琉璃所制,剔透纤巧,号“无骨灯”。 这种灯是用绢囊装满粟米做成内胎,在此基础上烧制琉璃,烧好以后拿掉内胎,就成了浑然一体的琉璃灯。

        有珠子灯,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有的还装饰有龙船、凤辇、楼台故事图案;有羊皮灯,雕镂精巧,用五色妆染,其工艺颇类影戏。

          不过,用罗、帛等丝质品制成的灯还是主流,“或为百花,或细眼,间以红白,号“万眼罗”者,此种最奇。”五颜绿色和千奇百怪的灯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观灯之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甚至时常发生踩踏事故。

          随着传统农耕社会的慢慢结束及工业文明的发展,除了少数一些地方还能保持那么浓厚的年味,很多地方的年味已不如旧时浓厚了,元宵节在大多数的地方也也渐渐失去了其旧时的繁华,”年”和“元宵”也成为很多人童年和”少年”时代怀旧的记忆了。

          在我的童年,少年和学生时代也常在家里过年和过元宵,每年过年我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天还没亮就起床准备年饭,我们那里是早上过年,我母亲总是会为一家人准备一大桌子的饭菜,等到过十五(元宵),又会像过年一样早起做一桌饭菜,我们那时的元宵没有灯会,不过龙船,花轿,大戏这些还是有的,每年过年和元宵也很热闹,我记得有一年我曾和几个同伴跑到了几里路之外的一个村子里去看大戏,很大的戏台子搭在那里。

          我大学毕业出外工作后就很少回到故乡过十五了,童年和少年以及学生时代的元宵节就成了留在脑海里的遥远的记忆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时的元宵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q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