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作者:[加]基思·斯坦诺维奇
![](https://img.haomeiwen.com/i7658123/ace3a91b72c43a6c.png)
内容简介:
要认识真正的心理学,首先要懂得:
1.心理学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
2.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
3.理论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性定义,这些定义将随着证据的积累而逐渐演变;
4.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来检验的,收集来的数据是公开的;
5.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经过同行评审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是进入了科学领域。
6.实证主义之所以具有系统性,是因为它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这二者也是真实验的特性。
7.心理学家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他们的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有不同。
8.最终被揭示的行为规律通常都是一种概率关系。
9.大多数时候,知识只能通过对众多实验数据的慢慢积累得到。
也许目前我们自身对于心理学的认识还只是伪科学信念系统的产物,借助本书的科学观念,我们可以去伪存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弄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学习好或读书多的孩子都不擅长交际和体育;
低自尊导致攻击行为;
孩子会给父母带来幸福;
做多选题时, 即使对所选答案感到不确定, 也千万不要更改最初的答案;
我们只用了 10% 的大脑功能;
早熟者必早衰;
……
如今,各种伪心理学的论调充斥了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的书架,一个经营伪科学信念系统的巨大产业正在兴起,这一信念系统出于既得利益的考虑, 总是想让大众相信,无论什么都能纳入心理学的范畴。
翻开本书,让心理学大师教你如何站在批判性思维的角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学,彻底走出伪心理学的误区
作者简介:
基思·斯坦诺维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是阅读和推理的心理学机制,迄今已发表200多篇论文,出版了7部著作。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斯坦诺维奇教授于2010年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并于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
精彩书评:
壹:
这本书我不觉得它在讲心理学。我更觉得它在讲科学,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的原因。目的也是科普科学,纠正普罗大众对科学及心理学的错误认知。心理学,不管它是怎样的交叉,怎样的容易被人误解,它是科学就是科学,不是常识。
那么,什么是科学?
一,它是系统的实证性的。系统,意味着结构化。实证,意味着观察。
结构化里,不得不提到相关。相关不等于因果,这要经过仔细计算和排查,才能得到真实的因果。
观察,就一定不是只基于个案的,更不是孤立的,一定会有控制。实验都要有控制组和实验组。这样两相对照,才能避免自然恢复以及安慰剂效应。也才能通过操纵变量而得到最靠谱最直接的结果。
二,它产生的是公共知识。即它是可重复的,并且能经得起同行检验的。
可重复的,就明确表明了操作定义的必要。操作定义,就是用操作过程来定义,不用玄而又玄的本质来定义。本质,是最不本质的东西。千人看有千种看法。还是直接可行的方法来定义最靠谱。
同行检验,即是大家一起来做实验。你不是说是这样的吗?那我就照着你的方法来再做一次,看是不是这样。这不是开玩笑。科学家们是最有嫉妒心的种族,每出一个理论,恨不得马上就证明你是错的。哪怕我自己也没什么对的理论,只要你是错的,我就高兴。这也促进了我们科学的蓬勃发展啊。
三是验证的是可解决的问题。
可解决,是指的在目前条件下,可以解决的。灵异的事件,将来能不能解决不知道,但现在条件下,解决不了,那它就不是科学。
这也就要求,科学是可证伪性的。它一定有明确的预测,告诉什么会发生的同时,也告诉什么不会发生。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不可以被证明不对的陷阱。科学不要两面都是人。这也就让我惊讶了,按这标准,佛洛依德真的不算科学。难怪那么多老师对他的理论推崇又顾虑了。
以上是科学的三个最重要的特点。下面是一些原则。
关联性原则,也就是聚合性证据。即某一科学的理论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一定是能兼容或者解释以前的理论的。爱因斯坦不是突然成为爱因斯坦的,矛盾数据也没什么好可怕的,总会有理论能指导、能解释的。
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要分开理解的原则。基础研究指导应用研究。但两者的研究目标不同,自然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不要用错误的期望和要求来对待他们。
多样性原则:一个行为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就像上面说到的相关一样,要理清楚是哪个造成哪个,通常是很难的,而且更通常的是,多个原因造成一个结果。我们都倾向于找出一个或少数几个原因,但实际上真不那么简单。
概率性预测原则:科学通常给出的是概率统计。即百分之多少的情况下会发生。科学里几乎没有百分之百,所以就不要说因为xx不符合这个理论,所以这个理论是错的。这种推论极度不讲理,人家不是也告诉你有百分之多少不是这样的么?在心理学领域,不负责个案推测。因为永远有个东西,叫偶然。
总之,科学和常识是不同的。它不是为了解释现象而存在的,它解释现象是为了预测。预测广面积上的东西,而不是个体。它的方法通常是个案——理论——预测——实验——修正。它是允许自己错误的,更是视错误为基石,逐渐发展以接近真相的。它不是我们白菜萝卜的生活,但它来源并指导我们怎么把白菜萝卜做得更好、预测得更好的东西。
贰:
时常有人问我,什么是心理学?
.
色彩星座、催眠读心、潜能开发、心理操纵、成功学等等,这些东西是心理学吗?
.
心理学是否等同于弗洛伊德?是否专门训练心理咨询师?又是否等同于心灵鸡汤、人生哲理?如果可能,我会推荐他们去看这本书:《这才是心理学》。
.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我们可以用心理学知识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但这样的效果绝不是伪心理学所承诺的那么轻松。
.
本书的作者是声名卓著的加拿大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当然,公众们完全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就像不知道心理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一样。译者是两位专业的心理学者,他们根据英文第九版翻译成了这本书。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邮电出版社还出版了第九版的英文影印版,价格与英文原版相比实在是太划算了,建议愿意读英文的朋友们购入。
.
《这才是心理学》与常见的心理学入门教材不同,它并不系统性地全面介绍心理学各个门类的知识,也不涉及技术化较强的统计学、实验设计、心理测量,而是专注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
在读完本书之后,大家不仅能轻易地分辨市面上的哪些书籍是伪心理学,哪些人正在打着科学的幌子向我们兜售垃圾信息,更能学会像心理学家们一样批判性地思考,具备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科学思维的能力和习惯。
.
本书先是综合地介绍了心理学的现在进行时,然后强调了可证伪性对于科学进步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心理学家们关心的是更具现实性的、可具体操作的问题,而不是概念上的本质问题。个案研究的局限,相关和因果的区别,实验控制的特点,这些都是学习科学的心理学所要了解的知识。
.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中,作者反驳了一种对心理学的批评:认为心理学不贴近真实生活。还提出了心理学的进步依赖于证据的不断积累和整合。并且提醒大家要注意,人类的行为常常有多重原因,而概率性思维方式则是心理学家们思维特色之一,但要注意人类在进行概率思维时常犯的那些错误。在进行心理学思考时,不要对自己的结论过于自信,因为随机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最后提到了识别伪心理学的方法。
.
也许,你作为非心理学专业的人,对具体的心理学知识只想浅尝辄止。也许,你已经啃完了上千万字的心理学导论教材,但还没有养成心理学的思维习惯。只要你们想具备心理学家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科学思维方式,那这本书也许是你的最优选项。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免费获取
公众号搜索:pengdiar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