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车厢后面坐着七八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呼小叫,嘻嘻哈哈,旁若无人,自得其乐。
从谈话的口音,聊天的互动上看,他们都是一块的。
其中一位大爷,年龄大约六十多,头发花白,屁股半坐在车座上,身体前倾,一只手抓住护栏,一只手上下挥舞着,谈兴极浓,兴致勃勃,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一副主角的神态。
受他的感染影响,其他几位不甘寂寞,不肯示弱,随声附和,又说又笑。
同车的人,一路上听着这刺耳烦心恼人的聒噪,实在是不堪忍受,可是又无可奈何。
尽管车厢内醒目位置上贴的温馨提示:车厢内严禁随地吐痰,严禁大声喧哗……,有啥用呢?
有的人扭过身子,回头向他们看来,眼神中流露出不满和恼火;有的人故意大声咳嗽,暗含警告制止之意。可这些画外之音,弦外之声,人家根本不懂,人家压根就没觉着嘻嘻哈哈有啥不对,所以结果也只是对牛弹琴。
有的人或许会问道:为什么司机不加以制止?或许司机曾经劝阻过,或许不止劝阻过一次两次,短暂的沉默后,随之而来的或许是更恣意的说笑。
司机的主要任务是安全运营,不能因为其他事情而影响和危及乘客的安全。以前就曾发生过因司机与乘客矛盾激化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先例。
那么如何才能确保车内的相关制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给乘客营造文明安全乘车环境呢?
我认为可行又可靠的办法是:每辆车上再配置一名安全员,由他来配合协助司机共同完成运营任务,为乘客提供一个文明、安全、温馨的乘车环境,从而实现文明运营、安全运营的工作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