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绘室手绘手绘圈【国画.国风】
人物——惊鸿瞥过游龙去(洛神)

人物——惊鸿瞥过游龙去(洛神)

作者: 陌上花开一水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23:31 被阅读0次

今天的这幅画的题目是——《惊鸿瞥过游龙去》,画的是洛神。水平有限,画的跟老师的五官有出入,走样了。

此诗出自唐代唐彦谦的《洛神》。

人世仙家本自殊,何须相见向中途。

惊鸿瞥过游龙去,漫恼陈王一事无。

优点:除了月亮小显得脸有点长,人物整体感觉还算舒服。这次的衣纹的用笔有进步,浓淡粗细和提按转折上处理的比较舒服。浪花和飘带也很自然。

缺点:1 最为失败的是——脸画的太长了。老师的洛神五官小巧,我的画成了大长脸。因为脸长,所以发际线往下拉了点,不太好看。2 月亮应该再大点,匆忙中选的画月亮的盘有点小。3云彩线条太平,应该有粗细变化,多练练。4 手指洇了,用淡墨干墨。

附老师原画。

民间关于洛神的传说——

传说洛神即宓妃(fú fēi ),是中国先秦神话中,黄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

在中古时期宓妃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变身为世俗的美人,成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曹植人神相恋的千古名篇《洛神赋》,确定洛神作为理想女神的文学典故。

唐代始见洛神为伏羲女的说法。同时兴起的陈王感甄说,造成上古宓妃神话原貌的割裂。洛神及其所在的洛浦都具有文学生成意义。

曹植最著名的《洛神赋》—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曹植模仿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写,叙述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上多有借鉴宋赋。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非常爱慕洛神,她既识礼仪又善言辞,作者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第五段为全篇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作者对洛神的思念。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洛神,又名宓妃,中国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乃伏羲氏之女,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阳。曹植的《洛神赋》即是描写她千古名篇(是否是通过她描写甄宓存在争议)。而《太平广记》卷三百十一《萧旷》篇和《类书》卷三十二《传奇》篇,记述着萧旷与洛神女艳遇一节。

相关文章

  • 人物——惊鸿瞥过游龙去(洛神)

    今天的这幅画的题目是——《惊鸿瞥过游龙去》,画的是洛神。水平有限,画的跟老师的五官有出入,走样了。 此诗出自唐代唐...

  • 惊鸿之美的底色

    曹植在《洛神赋》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描绘洛神美态。后来人们就用“惊鸿”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可是“惊鸿”原...

  • 《美学原理》摘录

    曹植在洛水河边和美丽的女神宓妃相遇。洛神在水面上飘忽不定,似去还来,体态婀娜,所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美文欣赏‖你是我的惊鸿客

    沈园散客4月13日留评,推荐美文欣赏: 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惊鸿”的意思是:惊飞的鸿雁;形容美...

  • 2017-08-22

    曹植《洛神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fǎng fú...

  • 长辞赋

    长辞赋 适逢美曲《棠梨煎雪》,见“惊鸿”二字,其出于子建之《洛神赋》,“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而余梦中所遇似之,遂...

  • 她可能是《洛神赋》的主人公,这样的人究竟是怎样度过她的一生?

    《洛神赋》中这样描述一个美女:“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后来这句话就用此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洛神赋》的主人公有...

  • 扇面书法,用来形容女子的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出自于曹植《洛神赋》,文中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描绘洛神美态。后来人们就用此形容女性轻盈如雁之身姿。 原文: ...

  • 花开倾国

    一顾倾城,一瞥惊鸿,如洛神出水,气质天成!美的不敢触碰。

  • 洛神赋(节选)

    这是老公用小楷书写的《洛神赋》。 曹植这样来形容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物——惊鸿瞥过游龙去(洛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uf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