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只求尚可的烘焙之道

只求尚可的烘焙之道

作者: 一笔书年 | 来源:发表于2020-04-20 10:08 被阅读0次

    大约两年前,买家电附赠了一个10升小烤箱。于是常常闲置,偶尔折腾,没摸索出多高明的烘焙技巧,倒也收获了些许感悟。

    循序渐进

    烘焙蛋糕和面包,绕不开揉面、打蛋的基本功。为了省去揉面的力气和粘一手的麻烦,我“重金”购入了一台厨师机,可以通过更换揉面勾、打蛋笼等配件完成揉面团、打发蛋白和奶油的工作,解放双手。但这并不意味万事大吉,厨师机属于半自动操作,我烘焙路上的小坎坷常常发生在和厨师机的磨合之中。

    以揉出一个光滑的面团为例,并非将适量的面粉和水或牛奶、鸡蛋一并放进和面盆,调好揉面的档位就可以了。偷懒的我曾经这样做,结果一部分湿粘的面粉糊在盆底中间,干面粉散在四周,揉面勾只能带起一点面糊空转,还要停下机器靠双手把干湿面粉和到一起再启动机器。如此几次我学乖了,每次放入面粉后,先加入少量水,等面粉和水充分混合,结成一个个小面片或小面块再依次加入适量水,直到揉出一个光滑的面团。

    揉面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准备好完成目标的所有要素,要取得那个看似理所当然的结果,还需要注重时机和分寸,否则一手好牌一样可以打的稀烂。

    火腿肉松卷

    见好就收

    做面包的人,十有八九都曾执着于手套膜,即揉出的面团取一小块放在手指间拉开,会形成像橡胶手套一样半透明的薄膜。据说用出膜的面团做出来的面包,口感松软,掰开有面絮拉丝的效果。用手揉出手套膜,不是烘焙界的“练家子”恐怕一双胳膊要废掉,没个一天半天的缓不过来。据说厨师机的高强度作业可以弥补手劲的不足,更容易出膜,我本来对出膜没什么执念,看了攻略也忍不住跃跃欲试。

    那天我已经揉出了一个湿度较高又光滑不粘盆面团,想要挑战一下手套膜,又再次调高了揉面的档位并延长揉面时间。按理说面团应该是越揉越劲道的,结果揉了5分钟左右,原本光滑的面团已经均匀的粘到揉面盆壁上去了,只剩下揉面勾还在孤独的空转。于是我只能再次手动扒下面团重新揉到一起。又重新查了下攻略,或许是没有控制面温,导致温度上升后面团已经开始发酵,不再起筋了。

    虽然这次没有揉出手套膜,但有些时候人需要勇于尝试,不踏出自己的舒适区很难有质的突破,就算失败了,不过是多费些功夫,把糊在盆上的面团扒下来,重新来过罢了。

    更多时候,还要学会见好就收。我只是想做出味道不错的面包而已,并不一定要追求极致的口感,何况很多面包不要求出膜。下一次揉面团,我会在面团光滑度刚刚好的时候果断停下来,不去想是不是再揉久一点就会出膜,直到我把基础款的面包花样做尽,感觉要独孤求败了,再去挑战那个高难度。

    芝麻肉松卷

    直面自我

    记得非诚勿扰有一期男女角色互换的节目,即24个男嘉宾站在台上为出场的女嘉宾亮灯灭灯。有一位登台的女嘉宾五官秀丽,但身材过于丰满,她习惯于将自己的照片美图成窈窕少女,用于自己所有需要展示形象的社交账号,并认为那就是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减肥成功后的样子。她坚信着,毫无疑虑。五官不够漂亮的人,再美化也美化不出她的效果。

    我诧异于为什么有人能活在美图秀秀的世界里并自以为真实——直到我开始在朋友圈晒我的烘焙作品图。我做的面包都那么可爱,可拍进照片里就仿佛蒙了一层纱,少了分诱惑。果然点了美食智能优化后的照片才是它们真实的样子吧!看那色彩和光泽是多么诱人!当然,我承认,是美化了,一点点,而已……没有实物的底子在那里,也美化不出这么好的效果。

    原图与美化后的奶香椰蓉卷

    不论展现在别人眼里的样子是什么,骗到几个赞,真实的水平实实在在看过、尝过的自己总是有数。或许色泽不够漂亮,下次蛋液只刷蛋黄;或许口感不够松软,下次二次发酵再久一点……无论如何,它有面包的样子,可以入口、可以果腹,甚至味道还不错,已经是尚可的面包了,是无愧于现有经验和努力的结果。

    只求尚可,是我的烘焙之道。总有人告诉我们要精益求精、要做到最好,但那只是永无止境的理想。不是一定能做好才去做、去担当,很多时候,尚可即可。尚可,说明能认识到还有进步的空间,剩下的全靠在不断去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调整,才有机会靠近那个卓越的目标。如果在心里树下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标杆,不敢将最真实的水平展现出来任人评说,那只能选择伪装,而伪装之下,永远是那个止步不前的自己。

    接纳自己,是真实变好的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求尚可的烘焙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wl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