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于创业
最近一直在看关于创业相关的书籍,其实我心中的困惑时,创业这件事情是可以教的吗?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创业?科学创业与非科学创业最根本的差别在哪里?
我现在的回答是这样:
1.创业这件事情,如果你不是去做经营者,而是去做开创者,也就是,不是把自己培养成职业经理人(MBA课程),而是针对企业家的三大核心技能(发现机会、整合资源、承担风险),那么可以教的东西是有限的。
因为MBA里面所有理论和案例,都是基于过往的环境以及个例的经验总结,当然这些经验和总结里面,有一些通识的知识,比如如何管理好一家公司,能够节省成本。但是对于想做开创者的人,想学上面的三种技能,整合资源和承担风险还可以学一些,但是发现机会,学以前的东西,那有点像刻舟求剑了。
2.什么才是科学创业?比如,定位,比如精益创业中将科学实验方法改造成商业试验的方法;比如商业模式设计,对于整合资源,降低交易费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等。
3.科学创业与非科学创业最根本的差别在哪里?科学创业与非科学创业的最大的差别在于,可续创业引入了实验的方法,把你的想法,用低成本验证的方式,去快速的完成取舍,不做重大的浪费。
如果还要持续追问依据科学创业底层的思维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逻辑学以及数学为基础,为什么投资人更加青睐名校毕业的学生?我想,除了名校能够带来的背书、光环以及人脉资源之外,他们信赖的是名校毕业生基础科学的扎实的功底,更能够运用基础科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创业》中其中有一段非常让人感动,他更新了我们以往的思路,依据以往的经验来做决策和执行,是为了寻找确定性为前提。而科学创业,是以不确定性的为前提,以科学的方法不断去做AB test的尝试和分析测试结果的方式来给予行动决策以反馈,以无常来应对无常,显示了一种灵活性,就像内力深厚的扫地僧一样,远胜于学了无数种武功绝学的鸠摩智,无常之心让我们能够跟随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随风起舞。
以前的我实在是太想守住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看不见也不想看自己的盲区一样,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获得稳定以及安全感,实际上,抱残守缺只是让我距离这个变化的环境越来越远。为什么不大胆的试一试,做那个丢石头探路的人,快一点跟上无常变幻的趋势,丢出更多探路的石头,看看前面到底有些什么,这样或许能够获得一些在这个无常的世界,找到一些我所想要的自由。
02.关于合作
最近关于合作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才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怎么样才算是成功的合作?
合作在百度里面的定义是,共同创作,共同从事。那么合作的初衷一定是为了某一个目标,比如最普遍的就是赚钱。成功的合作,应该是大家都赚到钱了。
就像我最近起草的合伙协议一样,做公司的目的是让公司赚到钱,当然前期肯定是个人先赚到钱,然后有了员工之后,通过购买别人的时间,让公司赚到钱。前期一定是个人利益优先的,这点我需要理解。
舍得舍得,在舍这件事情上,我还要多练习,特别是妈妈今年来了之后,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很严重的匮乏感,这种匮乏感来自于她这么多年的生活中,已经根深蒂固的节约的意识;
当然也反映出了,我并没有给他们更加拥有安全感的生活。但是我需要知道的是,这种节俭可以用在公司的成本开支项目上,但是在利益分配上,你需要做那个有大气度和大格局的人。
在舍得分钱这件事情上,不能陷入小女人的情绪之中。
03.关于人情世故
无论是饭桌上,还是一对一的沟通,我都太喜欢聊专业不喜欢讲废话了,但是废话确实是人际关系的黏着剂,就像《语言学的邀请》这本书里面说的,有一些语言本身没有什么含义,比如碰面了的一声吃了没,或者其它的寒暄问候关心,都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
还好身上与生俱来的一些逗比属性,以前莫名的无厘头总会产生一些我意料之外的笑点,这也算是缓解干涉对话的一种方法。
这一点,有点像职场上特别客套的关心,比如七哥和胡妙笛,初次见面的人,都会被这种人情往来上小小的细节所打动,比如久等之后的送着离开,比如一些好听的话;尽管时间长了之后,你会明白这些是不真实的,但是这对初次合作的人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细节的力量;
又比如高宇和侯祖峰,销售出身的企业家给人的感觉是惊人的相似。初次见面就会对你造成影响的人,是因为本身前期积累足够多,在某个行业或者说企业权力等级上的处于高位,就像父亲与女儿对话一样,不听话老爸的话,老爸可以纵容或者引导,但是他是有权利揍你的。
初始起点不平等的原因是,你有求于人(也就是利益),但是人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人可以逃脱关系独立完成生产销售交付。他们会运用他们卓越的销售能力,以及站在高位但是又放低姿态来跟你对话的方式,来展示自己是一个没有架子平易近人的人,但是这同样也是不真实的。
当然,这些都是不同层次的人,对于人情世故上一些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所谓外圆内方,你可以在内心方正不阿的前提下,外面更加圆融一点,没有坏处。这样能够在初次见面的时候,给人留下好印象,以及更容易产生陌生人的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