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发了个朋友圈,晒了娃去广电中心参赛的照片。获得不少点赞,还有赞言。曾经的中学时代的好友说,好好培养,将来她一定是你的骄傲!
自己的娃被人夸,我内心的喜悦不言而喻。
但,我飘了吗?没有。我很清醒。
有幸代表学校去参赛,对孩子不吝于一次锻炼,仅此而已。
当初,让孩子报学校的社团,只是想着让她学点传统曲艺知识。
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只给娃报了一个兴趣班。就这么一个兴趣,都让我周末疲于奔波,当真比上班还累!而娃的表现呢,时好时坏,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吧。我自己,也狠不下心来鸡娃。
故而,我不敢对娃持过高期望。可同时,又不甘心娃只学一样东西。所以,学校里有兴趣课,又是免费学习,我哪能错过。尽管,我也明白,这和自掏腰包的兴趣班比,肯定是有差别的。纯粹是图个心理安慰。
一个多月前,听娃说起自己被老师选中参赛,要开始排练时,我都有点难以置信。可能自己从来没有在心里认可社团吧。再后来,娃他们去参赛,看到这群小可爱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及唱腔,忽然间觉得,自己当真是低估了社团的老师。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兴趣班和社团这么一对比,我竟然生发出这种感想来。
我不会否认娃的努力,但也不敢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赞扬,更不敢自以为是,觉得只有我娃最优秀!
回想当初娃出生,医生护士啧啧赞叹,夸奖说是几个月来最可爱的小宝宝。我瞅着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欣喜不已,想不到自己能拥有这么标致的小娃娃!
渐渐地,我习惯了众人的赞美,对娃也寄予了厚望。那时的我,是敏感的,十分在意别人对娃的看法,同时也听不得别人说娃的不足。
彼时,我正做着一个梦,想要成为众人羡慕的妈妈。我一厢情愿地觉得,自己生了一个漂亮的娃,并且还挺聪明,莫名滋生出了优越感。
这种自我良好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太久。重男轻女的公婆,并没有我以为地那般疼孙女,反而更亲孙子。我期待中的众星捧月的场景并没有出现!相反地,他们一面得意于外人对娃的夸赞,一面又对娃挑剔,我眼里完美的娃,在他们眼里样样不及孙子。这其中,也包含了对我的不满。而我,除了愤怒,别无他法。
娃上了幼儿园,我更是触碰到冰冷的现实,慢慢地,发热的头脑也逐渐降温。
作为班上年龄最小的娃,懵懂无知,只醉心于幼儿园的玩乐游戏,而不知道我对她出类拔萃的期望。但凡需要露脸的时候,我那可爱的娃只是一片绿叶,这让人十分扎心!
娃随了我的性格内向、羞怯,不敢大胆尝试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耐着性子鼓励她,收效甚微,便忍不住发脾气,让娃惊恐不安。
自打娃出生,我便成了晒娃狂魔,恨不得日日发朋友圈。幼儿园之前,娃的各种日常照,萌萌哒、美美哒。幼儿园之后,发圈频率渐渐减少。到现在,基本上不发朋友圈了。
悲观一点地说,我是认命了。
娃一天天长大,样貌也有了变化。刚出生时,皮肤如剥了壳的鸡蛋一样光滑细嫩,渐渐变得黯淡了,不及我白,倒是成了我和黑皮肤的猪队友的中间色。五官虽还是那么精致,却被肤色拉低了颜值。我的心里,对娃的变化是有些失望的。她的缺点似乎越来越明显,站在人群里,不似从前那般惹人注目了。
学习方面,娃的接受能力不差,但也谈不上多出众,尚且达不到我期望中的那种优秀。
这,自然不能怪孩子。
但凡经济稍宽裕的家庭,给孩子报早教班、益智班,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我呢,一样也没法满足娃。我们上过无数的体验课,娃都饶有兴致,但最后,都止步于那些不菲的培训费。
乐观一点地说,我是学会了向现实妥协。
从自身出发,来看待孩子,是最理性的思考。希望娃出类拔萃,甩出同龄人几条街,现在想想挺可笑的。
回想幼时的自己,其实比娃差太多了。
同样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我在小学的表现比娃差远了。娃起码中上水平,而我,是妥妥的差生。唯一幸运的是,我生活的年代,大人们对成绩远没现在这样重视!
尽管,底子薄弱的我,跌跌撞撞地进了大学的门槛。但人生,并未因此开掛。曾经心高气傲、自以为是的我,已经承认自己不过是个庸庸碌碌、疲于奔命的中年人。
这样平凡的我,却想要孩子为自己争气,未免可笑了点。
当我期望娃优秀时,得反问一下自己,是否优秀?或者,是否为娃的出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还心存那份执念作甚?
当我不再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当我能坦然面对娃不如意的考试成绩时,我反而觉得心安了。
相比从前,我更在意的,是娃的身心健康,以及我们之间良性的亲子关系。
将来,娃若胜过我,自然是我的造化。当然,她若与我一样平凡,我也坦然接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