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愁,每一个异乡人都抹不掉的一缕孤独

乡愁,每一个异乡人都抹不掉的一缕孤独

作者: 一扇窄门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19:41 被阅读0次

    歌手李健有首著名的歌《异乡人》: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有许多时候/眼泪就要流/那扇窗是让我坚强的理由。

    2007年李健在北京时,当时北京正刮飓风,下班时所有人都在跑,看到的那一瞬间他就在想,无论地位卑微还是显赫,经济上富裕还是贫穷,所有人其实都在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一个真正在异乡属于自己的空间。

    《异乡人》就这样被创作出来,这首歌是写给所有背井离乡的游子,希望游子们听到它都能得到安身立命的安慰。

    每次听到这首歌,一种莫名的忧伤都会不知不觉间在内心扩散,很快整个人都沉浸在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快速发展的社会,太多的人选择离别家乡,到他乡去改变命运。每个背井离乡的人,都背负着不同的使命:在他乡出人头地后衣锦还乡,亦或是带领更多的人远离贫穷落后的故乡,把他乡变成新的故乡。

    多少人的故乡成了他乡,他乡又成了新的故乡,就像《异乡人》中唱得那样: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故乡却已成他乡/偶尔你才敢回望。

    只可惜,无论再怎么把他乡当作故乡,故乡给人的那份亲切和安慰,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每一位游子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怀念故乡,歌手用自己的歌,诗人则用自己的诗。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比如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如果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纯粹的思乡念故人,那么余光中的《乡愁》则不仅有浓厚的乡愁,更有归去不得的无奈和心酸。

    当故乡在一个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时,那份乡愁也变得越来越浓郁。最终,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只能听听那记忆中的冷雨。

    乡愁,每一个异乡人都抹不掉的一缕孤独

    一、乡愁,每一个异乡人都抹不掉的一缕孤独

    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骨子里都有着深深的思乡情,对于余光中来说,这份思念尤显得深沉。余光中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出生于南京的余光中,被称为“金陵子弟江湖客”,这种称呼的背后,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无限思乡之情。

    作为诗人、散文家的余光中,把他对故乡的思念都写进了诗歌和散文中,他的作品也安慰了无数漂泊在外的游子。

    在散文《听听那冷雨》中,离别大陆二十五年之久的余光中,用他那支富有变化和柔情的笔,写下了自己对祖国大陆的深情思念。

    “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乡愁就是这样奇妙,离开故乡愈久,那里的一草一物愈发充满灵性,在灵魂深处呼召着远方的游子。哪怕是从故乡而来的一股风,一阵雨,都让游子倍感亲切。

    在海峡彼岸的岛上,回味故乡的雨,即便有再多的豪情侠气,也经不起雨的催化。凄凉忧思之感涌上心头: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

    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阻隔,更是心灵上挥之不去的羁绊,地理上的距离很容易跨越,心理上的距离却好像隔着千山万水,怎么都抵达不了。

    在散文《南半球的冬天》中,身在澳洲讲学的余光中,对遥远祖国的思念更是到了极点。“头等舱的邻座,不是李白,不是苏轼,是双下巴大肚皮的西方绅士。一杯酒握着,不知该邀谁对饮。”因为思念,所以孤独;因为孤独,更加思念。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乡,冷夜,孤身一人。乡愁变得更加深沉浓厚,一阵阵袭来。寒冷中夹杂着孤独的乡愁,能够治愈的,或许只有回忆了。“只是那时,祖国覆盖我像一条旧棉被,四万万人挤在一张大床上,一点儿也没有冷的感觉。”

    乡愁,每一个异乡人都抹不掉的一缕孤独

    二、故乡,曾经想要逃离,现在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少年时期,为了摆脱父母的管教,见识外面的精彩世界,总想着像鹰那样展翅翱翔,飞向更广阔的天空。到了中年,各种压力接踵而来,不堪重负之时,故乡成了我们唯一的安慰。及至老年,故乡越来越成为自己魂牵梦绕之地,深深的愁思如空气般包裹着自己。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家时一直向往着远方,可真正到了远方,却又开始惦记起遥远的家乡。这样的矛盾心理,在多数人身上都有所体现。

    童年时代的余光中,因战乱而逃离故乡,辗转于多个城市避难。战火笼罩,交通封锁,这一切都让余光中对自由充满了向往,他一心想要逃离这个闭塞落后之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正是因为这个夙愿,余光中在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外文系,他觉得这是自己走出去看世界的唯一途径。

    回过头来看,余光中当初的抉择,对于他日后文学道路的发展无疑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让余光中在中西文学界享有盛誉。

    然而,多年来余光中往返于两岸多国,却依然从未有过“归属感”。他诗文的主题,大多离不开“离乡”“乡愁”“孤独”“死亡”,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苍凉与顽强。

    故乡是什么?它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是生命成长的根基,没有了根基的生命,注定是要日渐衰败的。正因如此,对故乡的思念似乎永远都不够,对一个作家来说,写下再多的文字,也诉不尽对故乡的深情爱恋。

    乡愁,每一个异乡人都抹不掉的一缕孤独

    在文章《万里长城》中,余光中的思乡爱国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当看到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登上万里长城的照片时,他像是给谁当胸猛锤了一拳——自己都还没登过的万里长城,一个外国人居然大模大样地站在龙背上——他的心里异常悲愤。

    一张照片能够引起这样剧烈的反应,这正是余光中对于祖国母亲的深爱和敬畏,他不容许外人有任何的亵渎和嘲弄。基辛格站在长城上不行,伏尔泰说长城是一面竖向恐怖的纪念碑,也令余光中非常不快。

    故乡就是这样神圣般的存在,自己爱她都来不及,又岂能容许别人对她说三道四,亵渎玩味呢?

    乡愁,每一个异乡人都抹不掉的一缕孤独

    一本《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多重身份的体现,这位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在散文、诗歌、评论、翻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在文学发展的道路上,余光中也有着明显的先西化后回归的经历,他被称作“回头浪子”,引领着台湾文坛不断前行。

    余光中说:“人就像一棵树,枝叶要不断往上生长,不断吸取新鲜的阳光雨露。但根却要往下扎。发展重要,守护也很重要。如果困在浓浓的乡愁里,而阻碍了向外发展,也是不好的。”

    把根扎在中华文明厚重的文化之中,同时树枝不断向外发展,汲取他国文化的精髓,最终化为己用,创造出一部部精彩的作品。

    仅从散文,从诗歌的角度,简要写了余光中的乡愁,拙文一篇,引君观赏。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尤其是作为评论家的余光中,不妨细细品读这本《听听那冷雨》,相信定会有更多的认识和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愁,每一个异乡人都抹不掉的一缕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an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