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渐长,步入退休边缘的我,越发对自己的生命的长度关切起来。不仅如此,我还在思考生命的宽度。
过了这么多年,经历了风吹雨打,我才发现自己,倾尽全部的努力,才活成一个普通人。
即使这普通人的生活,也获得鸡飞狗跳,一地的鸡毛。
在有限的时光里,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每个人的追求目标不一样。
我愿意在黄昏时起飞。
李商隐在一首诗里尽力描绘了夕阳之下的情景: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是的,夕阳西下,太阳仿佛一枚硕大红橘子在地平线上悬停着。渐渐没入地平线。红彤彤的云在天边燃烧成铺展的云锦。这是最美的时光。也是最辉煌的时刻。同时,时光也到了最后的时刻。黑夜即将来临。这一抹夕阳,就像一个人最后的时光。
夕阳无限美好,也是最后的时刻。
著名诗人臧克家也在诗中写到: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在生命的旅途上,我们都预约了最后的归宿。那我们不必匆忙地赶往目的地。
要在路上欣赏美好的风景。
所以,我要在黄昏的时刻,起飞。
在生活中的许许多多人,都曾经在最后的日子里奋斗不息。
一位老人退休了,本来应该尽享天伦之乐,颐养天年。享受生活的幸福快乐,但是他缺件是回到故乡。坚持绿化荒山。几十年过去了,他的脚步踏遍了大大小小的山头,留下了几万棵大树。郁郁葱葱,绿色的海洋一般,造福一方百姓。几十年里,他的每一寸光阴都留给了绿化荒山的事业。他轻轻抚摸着耸入云天的大树,感慨万分。
他的生命价值,不在于活了多久,而是活出了价值。
有这样一位老奶奶在她头发花白的迟暮之年,完成了从文盲到网红作家的华丽逆袭,她就是“传奇奶奶”。在她60岁之前,用她自己的话来讲,一心想的就是怎么活下去。过了六十岁,才开始认字。在女儿的帮助下,把文章发表在博客上。后来,便引来了一位作家的欣赏。她的作品很快的便被给录用了,还得到了稿费。这次以后,写文章越发的有动力了。75岁的时候出了自己第一本书《那时候 穷时候》。随着书的出版发行,这位60岁开始学习认字,70多岁出书的老奶奶,开始进入社会大众的眼球,一时间收获了大量的读者。
……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谁都有老去的那一天,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燃烧自己。
要在黄昏里起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