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这是我第二遍读《城南旧事》了,第一遍是在高中时,再读已是工作三年后的今天了,确实理解较之前更为全面和深刻,读出了不同的味道。
这本书更多的描绘的是林海音记忆里的北平风物,特别对于童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有着重点的刻画,市井小人物以及女性的生活,是她的着力点。
童稚的语言,感情真挚,散文小说都是比较细腻平实的。善于观察,会有一些细小的心理描写,人物外貌着装的刻画也精在细处,细节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是伏笔。同时对人物命运轨迹充满悲悯的阐述,读完总是让我内心充斥着不可述说的难过与思考。
作者也特别关注女性新旧交替时期生活以及命运,以自家三代女性为例,隐匿的告诉读者这种悲剧的根源,让我有一个与现今社会女性的生存现状的对比,更加清楚自己内心对经济独立与尊严的诉求,这就是女性文学独特的魅力。
摘录:
1.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
2.她的脸白得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冻的,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
3.别人告诉妈说,北京的老妈子很会偷东西,她们偷了米就一把一把顺着裤腰装进裤兜子,刚好落到缚着的裤脚管里,不会漏出来。我在想,宋妈的肥裤脚里,不知道有没有我家的白米?
4.我把鼻子顶着鱼缸向里看,金鱼一边游一边嘴巴一张一张地在喝水,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地在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顶牛儿啦!
5.她的腿很瘦吗?怎么风一吹那裤子,显得那么晃荡。她浑身都瘦的,刚才蹲下来伏在我的胸前时,我看那块后脊背,平板儿似的。
6.早晨的太阳,正照到西厢房里,照到她的不太干净的脸上,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流过泪坑淌到嘴边了。
7.她说得那样快,好像一个闪电过去那么快,跟着就像一声雷打进了我的心,使我的心跳了一大跳。
8.这时雷声响了,从远处隆隆地响过来。对面的天色也像泼了墨一样的黑上来,浓云跟着大雷,就像一队黑色的恶鬼大踏步从天边压下来。
9.外面的雨还是那么大,天像要塌下来,又像天上有一个大海的水都倒到地上来。
——《惠安馆》
1.门外一块圆场地,全被太阳照着,就像盛得满满的一勺汤。
2.我想,躺在那海中的白帆船上,会被太阳照得睁不开眼,船儿在水上要摇呀摇的,我一定会睡着了。
3.我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分不清这些,就像我分不清海跟天一样。
4.她冬天穿着一件藕荷色的旗袍,周身镶了兔毛皮的边,在大礼堂里教我们跳舞,拉圈儿的时候,她刚好拉着我的手。她的手又热又软,我是多么喜欢她,她喜欢我吗?......
5.“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上来的吗?可是它也从蓝色的天空升上来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坏人。”
6.妈妈那淡青色的头纱,借给我跳舞用。她在纱的四角各缀上一个小小的玲儿,我把纱披在身上,再系在小拇指上,当做麻雀的翅膀。
——《我们看海去》
1.兰姨娘圆圆扁扁的脸儿,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便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
2.她的麻花髻梳得比妈的元宝髻俏皮多了,看她把头发拧成两股,一来二去就盘成一个髻,一排茉莉花总是清幽幽,半弯身地卧在那髻旁。她一身轻俏,掖在右襟上的麻纱手绢,一朵白菊花似的贴在那里。
3.妈的脸色好难看,站起来去倒茶,我的心又冷又怕,好像我和妈妈要被丢在荒野里。
4.到五月,火红的花朵开了,现在中秋了,肥硕的大石榴都咧开了嘴向爸笑!但是今天爸并不高兴,他站在花前发呆。我看爸瘦瘦高高,穿着白纺绸裤褂的身子,晃晃荡荡的,显得格外的寂寞,他从来没有这样过。
——《兰姨娘》
1.是个冬天,她穿着大红棉袄,里子是白布的,油亮亮的很脏了。
2.太阳斜过来了,金黄的光从树叶缝里透过来,正照着我的眼,我随着宋妈的歌声,斜头躲过晃眼的太阳,忽然看见远远的胡同口外,一团黑在动着。
3.雪停了,干树枝上挂着雪,小驴拴在树干上,它一动弹,树枝上的雪就被抖落下来,掉在驴背上。
4.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的清新空气里,响得真好听。
——《驴打滚儿》
1.“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
2.“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3.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4.虽然,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5.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个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6.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1.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2.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3.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4.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
5.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6.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7.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冬阳·童年·骆驼队》
1.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
2.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混身都松快了。
3.“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 《窃读记》
1.我又听见舅母熟悉的骂人声了,惟有在舅母这毫无恶意的骂声里,才觉得是回到了有所依赖的家。
2.她安排你的生活,让你舒服得像一个懒洋洋的人,躺在软绵绵的床上,不由得睡着了。
3.我曾失去许多亲人,却永远不会失去舅母,她像一棵冬青树,在我的生活里永远存在。
4.桌上的一对红寿烛,烛光摇曳映到舅母刚扑了粉的圆脸上,在舅母光亮的脸上,我看见一个老妇人最快乐的时光。
5.我的身体虽仍嫌瘦弱,但意志却坚强;我的婚姻虽告失败,但这并不证明我从此失去光明的前途!
——《舅母》
1.两只喜鹊双双一对地停在梅枝上,姿式、颜色,配得再好没有,长长的尾巴,高高地翘着,头是黑褐色的,背上青中带紫,肚子是一块白。梅花朵朵,真像是谁把鲜花撒上去的。旁边两幅是绣的蝴蝶穿花,周边全是如意花纹的绣花边。
2.她轻轻地摸,仿佛一用力就会把那些娇嫩的花瓣儿摸散了似的。
3.金鲤鱼坐在人堆里,眼睛可望着没有人的地方,身子扳得纹风不动,她真沉得住气。她也知道这时有多少只眼睛向她射过来,仿佛改穿旗袍是冲着她一个人发的。空气不对,她像被人打了一闷棍子。她真没想到这一招儿,心像被虫啃般的痛苦。她被铁链链住了,想挣脱出来一下,都不可能。
4.她多少年就梦想着,有一天穿上一条绣着满是梅花的大红西洋缎的百裥裙,在上房里,在花厅上,在喜棚下走动着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从熨得平整坚实的裙裥子里发出来的。那个声音,曾令她羡妒,令她渴望,令她伤心。
5.可是他知道母亲是含恨而死的,恨自己一生连想穿一次大红百裥裙的机会都被剥夺了,对她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
6.生了儿子应当使母亲充满了骄傲的,她却没有得到,人们是一次次地压制了她应得的骄傲。
——《金鲤鱼的百裥裙》
1.雷声近了,像是从宇宙的那一边滚滚而来,到了这边所发出的声音,好像愤怒得要把这边的天空劈开来。
2.这时雨已经停了,远处的天空有一道虹,院中花草上的雨珠还在滴落,铺了水泥小径的两旁是草坪,被雨水洗过了,真青,真绿。
3.阳光,婴儿的笑,幸福的婚姻,是金钱买不到的,但是不用金钱反而能够得到它们。
4.她的一根食指给心心握着,略侧着腰肢,姿势很美。母亲的力量真大,只要一根纤纤细指就能使孩子不至跌倒,向人生的路程走下去。
5.岛上的九月,也有秋色的,大街尽头的天边上,有玫瑰红的夕霞。
6.夜很静,小座钟的声音,腕表秒针走动的细微声,都透过静夜传进他的耳鼓,很不容易的,很艰难的,远方有了鸡鸣声,他才模模糊糊地睡着。
7.女人的动作是优美的,凡事是细心耐性的。她们喜欢整理,喜欢缝补。有了她们,空气也不同,带着温柔的韵律。
8.为什么当初不能这样想,而把自己陷入另一种感情的泥沼中,弄得好像在池塘里极力地拔脚逃跑,惟恐陷进更深的泥淖中。
9.往事如潮浪般地涌向他的脑海,经过是这样地平凡,又这样地奇妙。
10.他的脚步轻松下来了,谁家的栀子花枝探出墙来了,带着雨水的花朵打湿了他的脖颈,他顺手摘下那朵花来,捏在手指中搓转着。幽香而熟悉的味道。
——《晚晴》
1.乡下的空气真好,蓝天很广大,到了黄昏,人就像浸在浓色的葡萄酒里,照图画的眼光看来,美极了。
2.我逢人点头微笑,仿佛是一个忙碌工作了一天的人,现在要回家享受愉快的家庭生活了!其实,我摘取一片路旁小树上的叶子,放在嘴里嚼,非常寂寞。
3.比如我有一本速写本,上面画满了我的寂寞。我想起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就画上去。
4.那时我心中充满了不顾一切的意志,跟着他的琴声到了你们那个北平。
5.他很高,非常英俊。我已经委身于英雄了,愿意做他的琴,被他提携着。
6.我现在是一块又湿又烂的抹布,随便甩在那儿。对女人来说,是悲惨的,但也极普通。
7.在那样一个境况下——烦闷欲死,无可奈何的境况下,听说他在花莲,立刻激起了我胸中的浪涛,它把我撞击得东颠西歪,我一点也把不住自己的舵了。
8.也许将近二十年来,我的感情抑制得太厉害了,它今番崩溃了,我心中的堤坝不足以防。
9.我天真地想,他受够了女人的折磨了,心情趋归宁静,找到花莲那个遥远又安静的地方住下来,教教书淡泊自如。他的住处,傍着山脚,竹篱笆的围墙,桧木的地板,充满了乡土色彩的竹器,有一个阿美族的小姑娘给他烧茶煮饭,在窗下听她独身的主人的琴声。......
10.这不是会见,只是奇异的瞥见,没有惊喜,没有情义,没有怜悯。
11.其实我没有资格把自己搁在伤感的情绪里的,看看我能不能让自己从难堪的现实中站起来。
——《某些心情》
1.家住在虎坊桥,这是一条多姿多彩的大街,每天从早到晚所看见的事事物物,使我常常琢磨的人物和事情可太多了。我的心灵,在那小小的年纪里,便充满了对人世间现实生活的怀疑、同情、不平、感慨、兴趣......种种的情绪。
2.我的不平的性格,好像一直到今天都还一样的存在着。其实,对所谓是非的看法,从前和现在,我也不尽相同。总之是人世相看多了,总不会不无所感。
3.我早晨起来,喜欢看墙根下紫色的喇叭花展开了她的容颜,还有一排向日葵跟着日头转,黄昏的花池里,玉簪花清幽地排在那里,等着你去摘取。
——《虎坊桥》
1.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
2.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
3.每天清晨在胡同里,可以看见一个穿着褴褛的老妇,背着一个筐子,举步蹒跚。
4.是的,她们原是不必工作就可以食禀粟的人,今天清室没有了,一切荣华优渥的日子都像梦一样永远永远地去了,留下来的是面对现实的生活!
5.这是一笔小而又小的生意,换人家里的最破最烂的小东西,来取得自己最低的生活,王孙没落,可以想见。
6.从华表的下面向上望去,便体会到“一柱擎天”的伟观。啊!无云的碧空,衬着雕琢细致、比例匀称的白玉石的华表,正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伟大的结合。她的背后衬的是朱红色的天安门的墙,这一幅图,布局的美丽,颜色的鲜明,印在脑中,是不会消失的。
7.刚一上中学时,最高兴的是换上了中学女生的制服,夏天的竹布褂,是月白色——极浅极浅的蓝,烫得平平整整;下面是一条短齐膝盖头的印度绸的黑裙子,长统麻纱袜子,配上一双刷得一干二净的篮球鞋。用的不是手提的书包,而是把一叠书用一条捆书带捆起来。短头发,斜分,少的一边撩在耳朵后,多的一边让它半垂在鬓边,快盖住半只眼睛了。
8.阴丹士林本是人造染料的一种名称,原有各种颜色,但是人们嘴里常常说的“阴丹士林色”多是指的青蓝色。它的颜色比其它布,更为鲜亮,穿一件阴丹士林大褂,令人觉得特别干净,平整。
——《北平漫笔》
1.在干树枝上,可以很清楚的看见鸟巢,或者下大雪的日子,满树银白,一碰,雪花抖落下来,冰凉的掉在你的后脖里,小孩子都会又惊奇又高兴的缩着脖子吱吱叫。
2.黄昏里的胡同风光,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卖晚香玉的。把晚香玉穿成一个个花篮,再配上几朵小红花,挂在一根竹竿上,串胡同叫卖。
——《在胡同里长大》
1.任思想去游离。把紧张的思索抛开,正像一条珠链断了,珠子撒了满地,任意地滚散出去,有的便不知滚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寂寞之友》
1.秋很高,黄昏近了,她的颜色像浓红的醇酒,使人沉醉。我在这时思想游离了,想到西山的红叶,但是沉醉在这个黄昏下的,却是摇曳的大王椰子;绿色的椰叶上蒙着一层黄昏的彩色,她轻轻地摇摆着。
2.黄昏的浓酒的颜色更浓了,它的余晖从墙外,从树隙中穿过来,照在廊下的玻璃上,妈妈坐在那旁边,让黄昏笼罩在她的银发上,使我想到茉莉花池旁妈妈的年轻时代。
3.屋里亮了,屋外一下子跌入黑暗中。
——《黄昏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