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之后,在工作日后的第二天,身心已再次逐渐适应了繁忙、按部就班的工作,适应了每日两点一线的行动轨迹,适应了“关在笼子里”的无聊生活,同时也再次适应了西安的拥挤与各种色调、日复一日面无表情的高楼大厦。这时回忆起五一的旅程,恍然有些庄周梦蝶之感。
一直以来,很讨厌阴雨天出门。不仅仅是阴雨天会非常寒冷,更重要的是,阴雨天往往和脏兮兮、湿漉漉联系起来——下雨天,读书天,在这样阴雨连绵的天气出门,于我简直不可想象。
然而这样一件不可想象的事,在一趟成都之行中,竟然成为难得的体验。
初到成都,天阴欲雨。和闺蜜赶到预定的酒店时,窗外已经开始柔柔飘落绵密的细雨。这样的细雨,在到处绿意环绕、生机勃勃的成都,只会引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联想,而绝不会让人感觉厌倦。
夜晚和闺蜜冒雨出门,在锦里闲逛一圈。可能因为雨势较大的缘故,当时锦里完全没有预料中的拥挤。古香古色的街道上,细雨打湿的路面虽然潮湿,但干净整洁,三五成群的姑娘撑着形色各样的雨伞,说说笑笑漫步在昏黄温暖的灯光中,时不时停下来翻看路旁店铺中陈列的纪念品,或是停在热气腾腾的店铺前吃上一些新奇小吃,透露出一种说不出来的惬意。
第二天上午出发去杜甫草堂,因距离不到三公里,便决定和闺蜜以共享单车的方式出行。成都的道路两旁,种满了郁郁葱葱、很有些年头的树木,在绿荫下一路骑行,舒适的凉风迎面扑来,带着雨后树木 清新及袭人花香,沁人心脾。深呼吸中,感觉整个人清新透彻起来。许是出发时间尚早,只见成都的街头行人并不如想象得多,车辆也不多,偶尔有晨练的姑娘迎面跑来,浑身散发着青春活力。
第三日,开启都江堰一行。这日又是细雨霏霏,但却丝毫浇不灭游人的兴致。因是上午到达,山间小道上并不十分拥挤,可顺利通行。到得玉垒阁上,登上阁顶远眺,只见山间雾气渺渺,山色有无之间,似有仙人顷刻之间便要从云雾之中现身一般。想起导游说在这里可以放心呼吸,便深深呼吸这清凉清新的空气,只觉五脏六腑瞬时为这份清凉纯净所染,头脑也异常清晰起来。到得下午,人潮开始拥挤起来,为人潮所裹携,跟随其流动的方向,逐渐和密友来到岷江旁。这条岷江,滋养了这片土地,孕育出这片土地上独特的人文精神与人格风貌,可以说是这片土地上的母亲河,深受当地人的尊重与喜爱。在《放水大典》中最后一个环节,便是感恩环节——感恩岷江无私的哺育与风险。
第四日难得转阴,且温度不高,正是最适合大熊猫户外嬉戏的天气。和密友一行匆匆赶赴大熊猫基地,在这里,不仅看到了大熊猫舒适、闲散的生活动态,同时还得以穿行在一片片竹海之中,深深体会到为何古人主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海之清幽,竹节之笔直不阿,均需从这一片竹海中深深体悟。从大熊猫基地返程的路上,迟钝的发现,成都居民区大部分楼房并不会高到压抑,反而有很多多层或小低层建筑;很多民居顶楼、某些楼层的平台上,都是大片花园,上面种满了叫得出或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及树木,郁郁葱葱。也许是因种植时间较久,很多植物蔓延到楼下,正像是刻意为之,却绝非刻意为之。
有句老话讲:“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若没有成都一行,一定不会对这句话有深刻体悟。诚然!虽然这一行匆匆忙忙,然而仅从几日所见,就已经能领略成都慢生活的魅力,体验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舒适自由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心中怅然有之,羡慕有之,向往有之。
但旅行毕竟只是旅行。一旦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工作轨道,就只能将成都之行作为一场体验,偶尔翻出来回味一翻,却不能一味抱着“生活该当如此”的想法,反而误了自己现实的生活与工作。
理想的远方虽然美好,但在现实中,还是需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不负青春,不负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