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前,为了让女儿配合洗手,我老公想出来一招,玩炒菜游戏,我女儿是厨师,因为厨师炒菜前要先洗手
我就看着他们俩在我前面啊,炒菜的炒的好热闹啊,一会加点这个,一会加点那个!玩儿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呢!
看着时间到八点了,跟依依说要睡觉了。平常都是我老公自己去外面关灯泡的总闸。然后我今天跟我老公说不行,这样子会让女儿觉得说自己的生活,都是被迫安排的。我说今天试一下,我们跟他商量,让他主动的去同意这件事情。果然我女儿不愿意睡觉,可能因为前面玩的太开心,还没有尽兴吧。
理想中的哄睡状态
我女儿说什么都不愿意睡觉。然后我老公玩假装睡觉的游戏,要关灯,但是我女儿说是假装的不能关灯。然后我就跟我女儿说不行,现在游戏时间结束了,八点了,睡觉时间到了。
我女儿说不行,然后还来了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学的,捂脸
然后我就想不行,我想起设限里面讲的说这个事情是父母决定、坚持原则。然后我女儿就来回的在床上跑啊,躺下又起来,就总是很不甘心,不愿意睡觉。
我就很坚持原则,说:“不行,你不可以跑来跑去,你现在应该要睡觉了”(虽然语气自认为还算温和平静)。我女儿就明显不开心,神情要杠上了,很显然我们俩已经是站在对立面了。
(很熟悉的场景,对不对,哈哈,然后心里想,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叫你睡觉还不睡觉,今天又降温了,穿那么少不赶紧盖被子感冒了,怎么办?)
中间有一会,我女儿可能心里不开心还一度想跑出去(想想,我们其实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如果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了,我玩的正开心,突然不玩了,还没玩尽兴了,还被强制关灯了,还跟我讲道理,说什么该睡觉了,心里什么感觉)
后来我想起前两天看到科恩说的,设限的时候要温和,要接纳她的情绪,可以不接受她当下这个行为。于是我过去抱着女儿说:“哦,你还不想睡觉,你还想玩儿。要是能一直玩不睡觉就好了,可以一直跟爸爸妈妈玩儿就好了。。”我女儿说:“很开心”(跟爸爸妈妈玩的很开心。)。我说我也想一直玩不睡觉。
很神奇,就是这些话说完以后,我女儿就很愿意很平静的躺下来,躺在我的旁边。然后我就把她抱在怀里,一边唱睡眠儿歌,然后让我讲一个葫芦娃的故事。讲完故事之后她就安静下来,很快的睡着了
后面还跟老公沟通说,下次早一点进入准备入睡的时间,这样可以在入睡前有更多亲子时间,可以让依依玩够了,玩尽兴了再睡,后来为什么她不那么反抗了,是因为,我理解她了,我认同了她“还想玩,想跟爸爸妈妈一直玩,不想睡觉”的想法。当她感觉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的时候,她会更愿意配合,不再跟你对着干。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父母越是说,要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偏要那样做。
最后送大家一个金句“对行为设限,不对情绪设限”,也就是我们say no 的时候,接纳孩子想这样做的想法和情绪。据我的经验,孩子会接下来会愿意配合。
游戏力不仅是游戏,更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看见孩子的方式
雪莉有话说
游戏力需要父母更多的创造力,对于刚开始不熟练的父母们可能会有点难,可是如果你想要的不是模式化,你们这样的创造力会给你和你的孩子带来更多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