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的巨人,行动的矮人

作者: 一辈子都是学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1-19 19:33 被阅读0次

如果你有做过公司招聘,就会遇到一件大部分公司很头疼的问题。如何招到人才,避免招到那些“面霸”。面试官为了避免招到“面霸”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没办法通过短时间,真正了解清楚面试者为人。

你招了一名营销总监,同事A,他在大企业做过。面试他时,他着装端正整齐,言语表达清晰,一讲起对营销的理解滔滔不绝。你非常高兴觉得是自己想要找的人才,于是把他招为自己的员工。入职之后,发现业绩平平,工作又被动,没有思路和执行力,还经常抱怨公司没给他施展能力的空间。

于之相反,同事B。着装很普通,也很少说话。入职后,兢兢业业,业绩非常突出,得到同事和上司的称赞。

如何这种现象发生,首先要明白面试官的三种心理缺陷:首因效应,光环效应,近因效应。

所谓的首因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有些应聘者为了在面试官面前第一印象好,常常去最好的照相馆拍证件照,把专业人士帮忙打磨十几遍简历,为了应对面试官可能提的问题,找了相关的题材照着镜子讲,并背诵千遍。作为一名面试官,你的考验就是,避免第一感给你造成的心理倾向。

光环效应是一个人的某种优点,通过某种方式不断放大面试者的优点,最后面试官以偏概全的心理倾向。比如面试者不经意提到自己,当初拿了什么大奖,成为公司业绩第一。你眼中的他,不断被贴上创新,有领导力,坚韧的标签。作为面试官,避免“以貌取人”或者是“以简历取人”

近因效应就是,你花了一个小时面试,最后你问他还有什么要说吗?他这时候心想:总算让我等到了机会。开始激情昂扬滔滔不绝的讲对于这行业的趋势观点,你之前的判断有可能因为这五分钟被他改变了。因为在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冲淡各种对面试者负面印象。在多人面试的时候,如果几个人水平差不多,面试官会对最后一个人印象最深。聪明的面试者想尽办法被安排在最后一个。

那么如何避免招这种面试者呢?比方说公司要招一名销售总监,详细问他如何迅速把公司产品推向市场,扩大公司的销售额方案。又比如说:怎么管理员工达到公司的销售指标策略。不要觉得麻烦,因为可以测试应聘者的思维模式,减少对面试官针对性的回答。还可以从公司制度上设置一道道关卡,比如说在微软,每个面试者要经7轮面试关卡,只要有哪一个面试官不同意,面试就算失败。还要问这职位需要哪10种重要的能力。

不过也要考核面试官,经过考核,才可以担任公司的面试官,提高面试质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试的巨人,行动的矮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ni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