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暑假,女儿不在家,我有点失落。
女儿是个懂事的闺女。从她出生那天开始,我就经常用优美的音乐、顺口溜儿歌、小人书、甚至是五颜六色编织毛衣的书陪伴着她。也不管她懂不懂,我只想让女儿那小小的世界里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那样的日子,一直延续到女儿7岁。她读小学了,女儿觉得耳朵里听出了茧花,有一天她突然对我说:“老妈,我都听了多少遍了,能不能换个新鲜的玩意儿呀?”
女儿十二岁那年夏天,她要考初中了。我对她说:“这里只有一所实验初中是出类拔萃的,我们就报考这所学校吧,你要努力才能考上吆!”她鼓起小嘴轻轻地告诉我说:“我们老师和你说的一样,早知道啦!”
那天中午,准备三天后参加实验初中招考的女儿悄悄地来到我的床边:“老妈,外国语中学和第二中学明天招考,我要不要去考一下呀?”(外国语和二中也是我们那里的学校)
“不需要的,我们就上实验。”我坚定地回答了女儿。她不再说话,慢慢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我知道,女儿是在担心,如果考不上实验初中,给我们没法交代。其实,小小年纪的她,根本就不知道,实验初中是“一中”的附属学校,她老爸就在“一中”工作,达到与达不到录取分数线,她都能进实验初中读书的。我为女儿有这份担心而高兴,她学会思考了。
考试那天,天气很热,我送女儿去了考场。临进考场前,我发现女儿有点小小的紧张。我握住她的小手,使劲地揉了揉……听着女儿渐渐远去的脚步声,望着她背着背包远去的身影,心间不由一阵悸动:从此以后,女儿会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背着背包,开始一场又一场的人生考试了……
那次考试,算是女儿出生以来,参加的一次最正正规规的考试。
考试结束后,女儿带着灿烂的笑容奔到了我的面前。我说:“宝贝,辛苦了,咱们回家去。”
吃完午饭,我让她好好地睡了一觉,下午还有一门要考呢!
下午,在考场门口,女儿放松了许多。如同上午一样,她倒先拉起了我的手,然后用力高挥一下,调皮地说:“我走啦!”
晚上,女儿和我一起包了她爱吃的韭菜饺子。在包饺子时,她问我:“昨天为什么不包饺子?考试都过去了,今天吃它还有意义吗?”
“怎么没有意义啦?饺子有‘弯弯顺’的意思呀,吃了一切就顺利了。本来是准备提前包了让你吃的,可是今晚吃了,意义更大!这叫承前启后呀,我女儿在12年前幸福快乐,今后的生活会有一个更好的开始,会更加称心如意的。”我边包饺子边这样对她说。
她抿了抿小嘴,眨巴着小眼睛:“老妈,你真会说话。”
几天后,成绩出来了,女儿数学居然考了满分,还得了两千元的奖学金。
三年的初中生活,女儿稳稳当当,成绩在班级也一直遥遥领先。三年后,她又顺利地考取了“一中。”
期间,这个小县城里刮起了一股风,有钱没钱的人家,成绩好的孬的孩子,家长都热衷于送子女们出去读书,目的就是希望他们三年后能考个更好的学校。女儿也曾试探过我,意思是说你们送不送我出去读书呀。我只告诉她,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凡事的成败关键就在于人。其实,我是有私心的。总认为孩子在大人身边的时间太短太短了,以后工作、成家了,和父母相处的机会就更少了,我有点舍不得。
在女儿求学的路上,我们尽了一点微博之力,但主要还是靠她自己的勤奋努力。我从来不要求她去参加什么培训班、补习班之类的辅导,暑假都让她跟着旅行社外出旅游,让她长长见识。知识固然重要,但比起一个人的成长经历、经验、磨难要逊色得多。做学问之前,必须先做好人,然后才能更好地去做事。
三年的高中生活,可谓是苦了女儿,我只能安慰她说:“这就是中国特色,谁也改变不了的———应试教育。”她似懂非懂,只是睁大眼睛对我说:“将来,我要去当教育部部长,让全中国的孩子自愿读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建设特色学校,设置特长专业,让孩子们在兴趣里快乐地学习,创造着奇迹!”呵呵,这就是我的女儿。
现在,女儿已经成人了。她这一路走来,付出了艰辛,撒下了汗水。同时,也收获了人生诸多的硕果。谈不上累累,反正我觉得自足了。
一到节假日,我就很想女儿回家,可她每次回家也仅待一两个晚上。她说她要工作,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否则,会被这个社会淘汰的。
我哑然。女儿大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爱撒娇的小姑娘了。每次于家里离开前,我都会让她去超市买些日用品,挑些自己喜欢吃的喝的带着。我说老爸老妈的福利券,你就拿去用呗。可她说什么都不肯带,她说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让我放心。
记忆里,有那么一幕,至今还留存于脑海:那天凌晨,在暴雨里,女儿背着一只背包,拖着一只皮箱下了楼,去了车站。我没有送她,可我站于阳台,好心酸。人家的孩子在空调里上着网,聊着天,我的女儿却要在酷暑里返回学校,在那个只有蚊子的宿舍里看书学习。不管女儿的今天是个啥样儿的,她的那种精神已经让我深深感动!
那只背包,还有那只皮箱,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坎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