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和本书
作者李笑来,算得上是近年知识界的网红大咖,可以看一下他的这些标签:财富自由的先行者和老司机,主要在得到上有付费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不仅如此还是天使投资人,连续创业者,新东方名师,区块链专家,著有《把时间当做朋友》、《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等畅销读物。
李笑来我们今天给大家所讲的这一本书《把时间当做朋友》自2009年出版以来,几乎受到了所有读者的好评,很多人都将李笑来当成是启发个人心智的精神导师。
这本书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他的思维和视角非常独特,而且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既朴素而又实用,既简单而又深刻……总而言之,算得上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启发个人心智和实现个人认知升级的经典读物了。
通过读这本书你至少会明白以下几个要点:
1、为什么人不能管理时间,“时间管理”很可能是一个伪概念?
2、为什么说人人都有一套可以自我升级的操作系统?
3、如何升级个人的操作系统,提升认知水平?
4、关于这本书不得不践行的三个理念是什么?
5、本书的核心要义对我们的一生有哪些启发?
1、 为什么人不能管理时间,“时间管理”很可能是一个伪概念?
当人们从工业社会逐步进入到信息社会中的时候,发现每天需要做和需要处理的事情是越来越多了,人们普遍的感受是:“时间都去哪了”,“时间不够用!”
为了缓解这样的焦虑,于是人们就开始制造一个全新的概念“时间管理”,有了很多的时间管理方法和课程,比如我们常见的四象限法则,把时间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四个象限,让你按照这样的四个标准把所有的事情排序,排好顺序之后,在按照顺序去做,这在理论上很完美,不过很多人都做不到,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原因:
(1) 很多人在面对一对乱糟糟的事情的时候,根本分不清楚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紧急?
(2) 即使完成了分类,很多人还是做不到,或者仅仅是为了完成分类而分类,为了时间管理而做时间管理;
(3) 人们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如何学习时间管理和做时间这件事情上了,相对来说真正去处理事情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也就减少了。
不仅如此,我们如果具备一定唯物主义精神和理念,也能够意识到时间的客观性,时间这家伙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你管理的好一天24小时多出一分钟,或者管不好就少了几个小时,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所谓的时间管理,无非就是把之前你做哪一类事情的时间,用来做另一类事情,比如早起半小时跑步,少看半小时的电影用来读书,无非就是把自己休息娱乐的时间用来健身和学习。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并非是在管理时间,而是在管理自己,管理好自己,把时间用来做那些半衰期比较长的事情,这样更容易在生活中取得成就和获得成功。
所以,过去我们所以为的“时间管理”很可能是一个伪概念,我们每个人最需要管理的只能是而且仅仅只有自己。
那么有了这样的一个发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至少有三点帮助:
(1) 与其把时间花在那些讲时间管理的书籍和课程上面,不如把时间花在读《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上;
(2) 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和成功,需要有能力掌控好自己生活,就是要学会管理好自己;
(3) 从此刻开始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个人洞察力,唯有如此才能超越同时代的人;
此时有人可能会问,那么我又该如何管理好自己呢?接着往下看:
2、为什么说人人都有一套可以自我升级的操作系统?
作者认为,人的大脑就是一套操作系统,比如大脑就是CPU,负责处理信息,同时还有输入/输出系统,输入主要是通过收集外界的信息,我们平时看书学习,向别人请教问题,这都是一种输入;输出主要向外界传递信息和内容,比如写作、演讲或者教别人一些东西和技能等都是在输出,需要注意的的是这些输出的内容都是经过我们个人的大脑,也就是CPU处理过的。
你现在的话就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台计算机,输入系统—处理系统—输出系统,分别对应着我们平时的学习、思考和运用。
不仅如此,你的这个系统是可以不断升级的。
我们来举个例子: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人类的祖先都是群居部落,每一个部落都需要选出自己的酋长来,其中有一项比试看谁说的数字更大:其中一位候选人说了一个数字8,另一位候选人想了半天,憋红了脸,还是想不出来一个比数字8更大的数,只好承认说:“你赢了!”
现在上过小学的人都知道,其实他只要说出一个比8大的数,比如9,那么他就赢了,可在那样的一个年代,人的认知所能达到的最大水平就8,8就是一个极限。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中国在90年代的时候,如果哪一个地方出了个万元户,那就是非常有钱的人了,因为10000这个数字对应的金额在当时就是人们认知的一个最高水平,去年王健林却告诉各位: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赚上一个亿!从10000到1个亿,这个数字的大小一方面是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不同的人的认知,也就是他的操作系统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可以接受并且处理好这个数字,而有的人却做不到!
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作者在书中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这一部分的内容写在2016年第二版的前言里:
作者说,我们一生都会使用一个特别简单和基础的概念——朋友。
那么什么是朋友呢?我相信这样突然一问,很多人一下子还不知道如何定义。
在最初的时候,作者认为: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的人;
后来接触的人多了,结识的朋友也多了,作者认为之前的定义不够准确,因为朋友应该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
中途作者有重新升级了两次朋友这个概念,到这本书再版之时,也就是2016的时候,作者对朋友的定义再一次更新:朋友是那些我愿意与之花时间和精力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的人!
你看,不就是简单的“朋友”二字吗?为什么作者却可以将其不断进行升级和重新定义呢?一方面作者自己是在成长和进步的,另一方面周围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升级。
那么对于那一些没有升级的个人操作系统该怎么看呢?
打一个比方,小时候穿开裆裤很正常,但是长大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穿开裆裤了,也就是说开裆裤已经不适应那些大孩子和成年人了。同样的道理,过去我们的认知和思考因为当时的环境和情况的限制,只能是那个样子,五年后或者十年后还是用之前的认知和思考模式明显就不合时宜了,也就是out了。
因此人人都有一套操作系统,需要不断升级,就像手机那样不断更新迭代,也才能和时间做朋友。
3、如何升级个人的操作系统,提升认知水平?
这一部分内容,应该是本书中的核心内容,作者在书中也给了很多具体可行的方法论,我从中精选了5个方面的内容交付给大家:
(1)速成绝无可能
我们自身一方面有着无限的欲望,一方面想完成的事情又非常多,于是自我的满意度也会不断下降,越是这样越想做出点什么事情来证明自己,越是这样,越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这大概就是人们不由自主期望速成的根源所在。
因为有这样的一种速成欲望,我们会看到有的人乐此不疲地买彩票甚至研究毫无规律的彩票,还有一种表常见的就是一些人比较迷恋赌博,在各种赌博形式中,老虎机可以说是赌鬼们最喜爱的方式了,在这些赌鬼的潜意识中除了想要赢钱,还有一个更需要迫切满足的欲望——马上看到结果。
老虎机恰恰可以满足这样的欲望,因为他的操作极为简单——拉一下手柄,5秒之内就尅看到结果。因此他们仅仅能做赌鬼,而不是赌王。
除了缺乏耐心,现在的人普遍感到浮躁,比如你在某个地方看到速成的广告,书法、英语等等,很多人都会欣然往之,结果却大失所望,因为速成绝无可能!
我们还需要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有些阶段是无法跨越的,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时间,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举例来说,没有谁有办法今天怀孕,明天就生产,从卵子到受精到胎儿胎儿出生,大约需要40周的时间,聪明也好,力气大也罢,没有一位母亲可以跨越这个阶段,因为孩子出生就是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因此,第一个认知就是要放弃速成的念头,戒骄戒躁!
(2) 你所能改变的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未来的自己
很多人都会对目前的现状感觉到不满意,也是不满意,想要摆脱现状的欲望也就越强烈,越是强烈的改变欲望越容易让人迷失。
“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来说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时刻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时刻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可以改变现状,摆脱现状的束缚。”
上面这一段话是引述书中的内容,看起来有点拗口,举个例子来说:你现在体重160斤,这就是你目前的体重,就目前而言不会增加一斤或者减少一斤,那么你现在为什么会是这个160斤的体重呢?原因在于你过去一段时间或者某一时刻的饮食、运动等导致的结果。如果你想变瘦一点,现在是不行的,现在你是160斤,只有你不断运动健身,未来的你才会变瘦变得苗条,因此你现在运动就是你以后变瘦的原因。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真正需要的就是学会面向未来,把握好当下和现在,用现在的行动和努力拥有一个自己想要的未来。
(3) 和时间做朋友,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这一节是和书名对应的关键内容,我们需要明白这样的三个要点:第一,为什么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和时间成为朋友;第二、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加重要;第三、正确的事情的评价标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那么停下来就是一种进步!”道理很明显,做了错误的事情,他不可能是你的生活和处境变得更好,反而变得更糟糕,久而久之,时间就成了敌人,而不是朋友。
现在很多人为了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和能力,总会去没事找事地做一些事情,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我家门前那条路,三年修了三次,不是因为车辆多压坏了路面,而是相关的政府部门重复建设的结果,今年铺上砂石料,加上水泥;第二年撬开,修柏油路;第三年又毁掉柏油路,增设下水道,过了一段时间又在道路中央增设道路分解护栏……诚然,每一次后续的修补都是争取把事情做好,可是重复的建设浪费的是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选择做正确的事情则是先做一个远期规划,明确布局和方向,一次到位!
对于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作者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核心的标准——就是现实!现实是客观的,甚至是必须的,如我们上面所讲的孩子的胚胎期大约需要40周的时间,这就是一个无法跨越的现实,你不可能速成也是一个现实,时间是不可“管理”的,我们能管理的仅仅是自己,这是现实,我们能够改变的是未来的自己,这也是现实。认识到现实,接受现实,这是最朴素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4)提升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学习
作者在书中做了一个非常精妙的类比:车是人类腿脚的延伸,可以使人走的更远;望远镜是人类眼睛的延伸,可以使人把远方的事物看得更清;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延伸,可以使人算得更快……那么学习就是人类所有能力的延伸,可以使人拥有更多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他曾经有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他就会知道,在他掌握这一门方法或者技能的那一瞬间,他的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的。
比如一个会英语的人和一个不会英语的人,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这不是刻意夸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英语的人,他的思维、经历和世界是一个不会英语的人所难以想象的;还有在工作中,同样是会计工作,手工做账和电算化处理也是不一样的,只会手工做账的话,效率和准确度是无法和电算化相比较的……
总的来看,一个人的一生最有价值和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行为就是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升级个人操作系统提升个人认知的根本途径,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5)人人都需要学会独立思考
所谓独立思考,就是把别人的结论自己重新动脑推演一遍,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事实上,很多人都是拒绝思考或者不会思考的,在这些人看来“思考多累啊”或者“想想就累了!”。这个比例占到了80%甚至更多,于是我们也就会经常听人说在这个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会不会独立思考。
书中举了在大跃进时期的一个例子:
1958年,首先是在《中国青年报》报道:贵州省金沙县(中国最穷的一个地方)一个社创造了单季亩产水稻3025斤的记录;
几天之后,《人民日报》报道:甘肃省某社在二分五的山地上,一个青年突击队创造了亩产马铃薯17410斤的记录;
接着《浙江日报》报道:浙江省一个多月发展的民办学校打8516所;
二十天后,河南省西平县和平社宣布,亩产量达到7320斤,又刷新了新的记录;
……
总之在一个月之内,各路诸侯各领风骚三五天……
其实只要有一点独立思考能力,就不至于盲目跟风,自吹自擂,浮夸成瘾……
还是那一句话,人人都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当你看到一个问题或者现象的时候,先自己动脑推演一遍,看看其中有什么漏洞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做到这一点其实你就已经超过身边80%的人了。
4、关于这本书不可忽略的三个理念是什么?
本书中的内容可以说是相对烧脑,在每一章节都会有很多刷新你过去认知的内容,如果要在众多的内容中挑选出几个,我认为下面三个理念是必须要深入了解的。
(1)理清每一个概念
概念是个人操作系统的核心要点,一个人是否聪明就在于看他脑海中有多少清晰明确的概念,同时这些概念之间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关联。
这本书中说了很多概念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听到过的,可惜的是在很多的脑海中,这些概念都是模糊的,因为是模糊的,在做分析和判断的时候思路就不清晰。
因而在书中有很多概念虽然是我们自以为很了解的,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看到作者的解释和定义总会有一种震撼和惊讶的感觉。
比如独立思考,一般人的理解是,自己认真地思考一下,不要人云亦云。这样的定义看起来也合理,却不够明确,而作者给出的定义就非常的简单朴素,而且有很大的可行性。
独立思考,自己从别人哪里听懂一个结论时,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漏洞或者不合理的地方,是一个衡量结论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再如学习,一般人的理解就是看书或者上课。而在作者眼中学习是个人能力的延伸,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行为。
……
因此,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很多事情都会有一些相对重要的核心的概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理清这样的一些概念,并且不断进行打磨!
(2)一切都靠积累
如果要找到这一本书的文眼,那就是两个字——积累!
不管你信与不信,你现在所有的一切,贫穷也好,富裕也罢,哪怕是身材肥胖或者苗条都是你过去积累的结果。
然而任何的积累,都是需要时间的,甚至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未来更好,就要愿意积累,而且要做好长时间积累的准备。
与积累相对应的一个非常重要概念是复利,也就是利滚利!
复利的公式非常简单,s=p(1+i)^n
其中i代表利息,p代表本机,n代表时长,s代表本利和,。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现在的本金是10万元,年利率为10%,那么30年后的本利和大约为174.5万元,超过本金的17倍。
而这样的一个计算结果却没有给太多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或许没有10万元那么多的本金,其实哪怕只有100元,也可以得到1745元,只不过在很多人眼里和174.5万相比而言太少了,不愿意去做;另一方面30年这个时间周期在很多人眼中太长了,这其中不知道会有多少变数,很多人都不愿意等待那么长的时间。
因此,“复利”这个概念仅仅是少数人的特权,因为他们相信积累,在他们眼中哪怕只有一元钱,也有30年后获得本利和17.45元的耐心和行动。
相信积累的力量,本质上也就是相信复利的力量。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所学校毕业的人,在10年后收入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
一般人的工作只是简单的加法,没有形成有效的积累,他们的成就公式是这样的:
S=p(1+in )
S代表他们五年后的成就,p代表目前的成就状况,i代表收益率,n代表时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加法运算的简化公式。
但是相信积累和学会积累的人,他们的成就公式是复利公式:
s=p(1+i)^n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一下,假设A和B两人同时毕业,A的成就公式为S=p(1+in)
;B的成就公式为s=p(1+i)^n,他们起点相同p都是3000,每年按20%(保守估计)的成长率来计算,那么10年后A的成就值为3000(1+20%*10)=9000;10年后B的成就值为3000(1+20%)^10=18575,而且个数字数据时间的积累会呈现出几何式的增长,简单来说时间越长,增长就越快!
当然我在这里所举的例子有一定的局限和特殊性,主要是为了让你这样的两个点:第一,一切的成就都是需要积累,尤其是长时间的积累,因此一定要有耐心;第二,要选择去做那些可以积累的具有复利效应的事情,这一点是本书中的精髓!
(3)没有践行,一切都是扯淡
如果想要看到复利的效果,就必须有足够长的时间,而且越往后效果越显著。
想到算不了什么,至少90%的人都能想到,学到了也算不了什么,身边有将近一半的人都可以学到,只有真正做到了,才有吹牛的资本,这就需要践行!
从这一点也就验证了韩寒说的那一句话:“懂得那么多,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中所欠缺的就是“践行”二字。
人至践,则无敌(践行的践)。
5、本书的核心要义对我们的一生有哪些启发?
《把时间当做朋友》这一本书是一本启发个人心智实现个人提升的好书,根据书中的内容,和其他一些相关的自述,我们发现“时间管理”的一些方法和套路顶多算得上花拳绣腿,真功夫只有一个那就是——积累!
首先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够看到复利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有超乎常人的耐心和韧性。
据说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额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有矫健的翅膀,可以金字塔的顶端,而蜗牛只能从底下一点一点爬上去,雄鹰飞到顶端只需要一瞬间,蜗牛则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需要一辈子才能够爬到顶端,但是它终将会爬到顶端,那个时候达到的高度和看到的世界和雄鹰是一样的。生活中的我们更多是蜗牛,不是雄鹰,当我们可以有蜗牛的精神,把时间当做朋友,生命的每一分和每一秒都会充满价值和意义!
其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尤其是在我们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与不同的世界擦肩而过,想要跟上时代,那就是要学习,而且是终身学习,唯有如此,才可以让个人的能力得到延伸,提升个人的成长加速度。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时间不是你可以“管理”的,努力和时间做朋友,而不是敌人,对此作者在书中也给大家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从今天起记录个人的时间开销,增强感知时间的能力,从思想和行动上许了他,做一生一世的朋友!
相关阅读推荐:《升级你的写作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