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协会员)萧正英书
老朽虚度九十九春,走遍千山万水,情感独钟古人文墨,记录了上万副名胜楹联。翻阅笔录细细品味,目光总是留恋蚩尤故里好楹联。
蚩尤故里位于湖南中部,古称梅山。记得民国二十六年,内兄王秉丞时任新化县长,应其邀请,携内人从镇江坐船逆流进入西南,经数千里水路来到新化。陌生之地也,幸亏内人乃湘潭人氏,曾经熟悉这方山水。内兄第一件事就是导游大熊山。大熊山又名熊耳山,因形状酷似熊耳而得名。山之南麓便是蚩尤屋场。屋场四周古枫萧森,气象悲壮。小桥流水处,有古老建筑一座,门楼上方高悬四字:蚩尤屋场。左右配对联一副:
血染枫林,气冲霄汉;
魂归梓里,情系寰球。
战神蚩尤兵败中原,抛尸异地,联语恰到好处,游人不得不肃然起敬。先敬老祖蚩尤,再敬撰联者。气概非凡!据说作者是两江总督陶澍,可惜并未落款,无法认定。
穿过门楼进入蚩尤殿。殿门有联:
与炎黄并肩为始祖;
同兄弟携手佑全民。
两边石柱上又有一联:
兵主收兵,何必再争胜败;
战神论战,只能维护和平。
据传,殿门联为明末八大山人所撰写,因其胞弟牛石慧曾经短期隐居于此地,并主持修缮蚩尤殿(那时叫蚩尤庙)。石柱对联乃宋人苏轼撰写,因本地首领苏丹与苏轼同宗,常有来往。八大山人和苏轼都是挂牌文人,风格果然不错。可惜当初没带日本人来此一游,假如日本人读懂了这两联,那也许不会发动战争了。
从蚩尤屋场后边上山,路越来越陡峭,无法骑马坐轿,只能步行——现在肯定有汽车上山了。记得当年步行半天才找到熊山寺。山门大书四字:熊山古迹。据说此文物为乾隆皇帝御赐。山门两侧配一副嵌名联:
熊耳多闻,千秋善美;
山头远望,万里空灵。
高格调也!“千秋善美”包含了多少人间好事,“万里空灵”简直令人心旷神怡,几多禅意蕴在其中!可惜不知作者是谁,老朽祖居江南文化盛行之地,周围并没有发现一联能与此文物媲美。
进了山门,便是大雄宝殿,殿门有联:
大鼓洪钟,宝树仙花圣水;
雄风正气,殿堂旷野灵山。
全联分别由十个名词组成,中间没有动词,也没有虚词相连接,而意境全出来了。干干净净,鲜鲜明明,同时又把大雄宝殿四个字嵌入联中,高手!
过了大雄宝殿,后边便是观音殿,殿门一联:
观点闪光,修成正果;
音书带福,赐予凡尘。
老朽跑遍大江南北,观音殿见了成百上千,却没见如此妙联。老朽缺乏文学理论知识,谈不出所以然,反正就认为好得很。
过了观音殿便是天王殿,殿门有联曰:
天神同在天堂,长此金光同闪亮;
王者各归王位,盛其香火各威灵。
上联两个“天”字两还有两个“同”字,下联两个“王”字两个“各”字,用得好巧!既工整又有趣又切合实情,天王有四位,并肩携手,各显威灵,好气派也!
最高处是圣帝殿,殿门也有一联:
圣者英明,好心造物;
帝君慈善,青眼迎人。
联语明为夸赞实则奉劝,奉劝圣帝要常怀拯民济世之心,要平等看待老百姓。
时隔七十八年,老朽行将就木,虽然记忆严重减退,但蚩尤故里大熊山那几副对联依然能一字不漏背诵如流。可见其质量之优。很想重上大熊山。天随人愿,小女婿在新化办起了公司,携带老朽迁居大熊山麓,过几天,小女婿就要带我上山重读妙联!不知妙联们是否健在。(作者:萧正凡)
潇栎拍摄
网友评论
雾绕千年凝紫气,云飘万里锁雄关。
梵音袅袅轻烟罩,鵲语声声绿影喧。
最是魂牵回望处,望乡台上凯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