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鲁迅玩伴闰土留下5子,后代华丽转变

鲁迅玩伴闰土留下5子,后代华丽转变

作者: 彤舟有爱 | 来源:发表于2024-10-29 13:29 被阅读0次

有一个少年,因为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乡》,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这个少年就是闰土,他不是虚构的人物,而是鲁迅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童年玩伴,他们有着一段跨越阶级的美好友情。

可是这样一个“白月光”般鲜活的少年,却最后成了贫苦生活的“奴隶”,个性变得麻木、卑微、木讷,最后在57岁时无钱治病,痛苦死去。

不过,闰土的后代却在新社会实现了华丽转变,而且还和鲁迅以及他的后代结下了不解之缘。

01

闰土的原型叫章运水(一说章闰水),根据迷信说法,他五行缺水,于是便在“运”字后面加了一个“水”字。

闰土的父亲是一位能工巧匠,在海边的沙地种些西瓜、棉花、杂粮,还靠制作、修补竹制品为生,并常常到鲁迅家里打工,比如秋后晒谷、舂米,俗称做“忙月”。

而此时的鲁迅,还是一个名叫周树人的封建士大夫家庭的小“少爷”。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曾是翰林院庶吉士,还官至内阁中枢。

后来,鲁迅的曾祖母以79岁高龄去世,春节又赶上了周家各房的大祭祀。

那时的祭器如铜烛台、锡果盘,价格都不菲,怕被蟊贼偷走,而章福庆便把儿子叫来帮忙看守祭器。

鲁迅和“闰土”的友谊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时他们都是十几岁,少年的世界是单纯善良,没有差别心的。

鲁迅没有把闰土看成自家帮工的儿子,闰土也没有把鲁迅奉为高高在上的少爷。

少年闰土 少年鲁迅

闰土跟鲁迅熟悉起来后,就给他讲怎么在雪天里捉鸟,怎样在有月亮的晚上去瓜地刺猹,到海边去捡贝壳……

整天在高墙里读书的鲁迅无比羡慕闰土的生活,“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无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分开时,两人都无比难过,后来闰土还托父亲给鲁迅带了一包贝壳和几只好看的鸟毛,鲁迅也给闰土送过一两次东西。

小说里,鲁迅说一直到中年后那次见面,中间再没见过闰土。

实际上,鲁迅在南京读书期间回乡度假,还跟章运水一起去游览过应天塔,可见青年时期,他们的友情是一直保持着的。

02

少年人的友情美好得让人动容,可是中年后的见面却令人唏嘘。

人生的开始,鲁迅与闰土(章运水)的家境差距相当大。

鲁迅是官员家庭,家境殷实,而闰土家虽然有勤劳能干的父亲,但终究是一介农民,几亩薄沙地,收获的粮食在交完租后所剩无几,生活十分艰难。

各奔东西

当然,鲁迅家后来也败落了,为了帮鲁迅的父亲谋官职,鲁迅祖父周福清卷入科场舞弊案被捕下狱,鲁迅的父亲也重病去世。

虽然家道中落,但鲁迅本人又通过教育和文学成就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而闰土的境遇则很凄惨,他受到鲁迅影响,也曾央求父亲去上学,当时家里条件还允许,父亲也答应了他,就在这时闰土的父亲却去世了。

闰土不得不放下读书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为了全家生计每天做活不停歇。

而小说《故乡》里讲的,就是20年后,鲁迅回到家乡变卖家产时,跟闰土的再次重逢。

鲁迅见到闰土很激动,他脑中想到还是那个在海边带着银项圈,手执钢圈的少年人,可是眼前人却是一副带着破毡帽,穿着薄棉衣,手开裂像老树皮的老农形象。

相见不如怀念

“老爷!”

从闰土口中说出的这两个字更让鲁迅心头一紧,曾经的同伴之间已经有了一堵无形的墙。

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差距,更是因为家庭条件导致的文化层次和精神追求的不同。

鲁迅痛心于这种隔阂,却无力改变。

在这次见面后,闰土继续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1934年,绍兴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导致庄稼颗粒无收。闰土(章运水)为了偿还债务,不得不卖掉了家中的土地。

为了生活,他只好去做更多的体力劳动来维持生计。

长期的劳累和营养不良导致他的健康状况恶化,在五十多岁时,他的背上长了一个恶疮,由于没有钱医治,伤口最终化脓,导致他在57岁那年去世。

而在临终前,闰土仍然记挂着鲁迅,吩咐孩子:“定要给周先生送去干青豆,他是个好人。”

而鲁迅也在同年病重离世,没有收到这份心意。

03

闰土是当时那个年代很多底层百姓的人生缩影,如果没有鲁迅的笔来记录,或许他的名字也不能被铭记,只能无声无息地消失于历史的烟云。

那么闰土的后代现在过得怎么样呢?

(闰土)章运水生有四子二女,与小说中的闰土相似,幼子长生五岁夭折,长女阿杏26岁病故,而《故乡》中出现的水生,原型是他的大儿子章启生。

1940年,章启生也不幸染疫去世,年仅36岁,留下两子,其中小儿子叫章贵。

老年闰土

章贵从小失去父亲,寄人篱下、温饱难继,本来以为会重复祖辈的生活,但最后他却改变了命运。

解放后,章贵卖掉身上的棉裤腰带,买了书,参加扫盲班。

章贵异常勤奋,白天耕作,夜晚苦读,终于,他的努力被认可,被安排到鲁迅纪念馆工作。

从此后,他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提升,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从事鲁迅研究,后来更是晋升为鲁迅纪念馆的副馆长。

章贵与周作人

在接受采访时,章贵曾诙谐地说:“从我曾祖父给周家打工算起,直到现在,已经四代了,如今,我也是在给周家打工,不过我是给鲁迅先生打工,把他的思想传播下去。”

而章贵一家和鲁迅的后代也关系亲密,他跟鲁迅之子周海婴时常书信往来,更经常像一家人一样团聚。

鲁迅和闰土的友情,在他们的后代这里,继续延续了下去。

相关文章

  • 颠覆通常认知,道义解读鲁迅先生与《少年闰土》中的闰土

    前几天在网上见到了一篇名为《鲁迅玩伴闰土:57岁病逝后,留下5子,如今后代完成华丽转变》的文章,我一下被吸引了,赶...

  • 鲁迅好友“少年闰土”晚年没钱治病逝世,后代过的如何?为何农民总是

    历史提问 鲁迅少年时的玩伴“闰土”晚年因没钱治病逝世,子女后代如何? 答:在上世纪语文教材《少年闰土》里,那位“深...

  • 语文备课

    一、鲁迅《故乡》中年闰土悲剧的原因 闰土的年代正处于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时期。闰土的悲剧是中国时代变革的...

  • 鲁迅——《闰土》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小的时候一起玩耍,无话不说,到长大了,中间的隔阂就大了,顾虑也多了,各有各...

  • 世上本没有路这句千古名言的由来!

    鲁迅留下世上本没有路的千古名言,全因为闰土的这个行为! 大部分中国人,应该都知道闰土这个农民。因了鲁迅,一个受苦的...

  • 《闰土进城》《少年鲁迅》作文点评

    昨天学完了课文《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写的是闰土来到鲁迅家里看祭器,他们在这几天的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闰土给鲁迅...

  • 为何八字五行不能缺?

    小时候读过鲁迅的小说《闰土》,闰土,润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很多家庭,在孩...

  • 给闰土的一封信

    亲爱的闰土: 您好! 最近,我在学习鲁迅先生写的《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从中我了解到,您和鲁迅先生有...

  • 上学的时候读不懂鲁迅的闰土,在读闰土已是活到闰土的地步。深切的感受到来自闰土的木偶生活,来自房东的催租,来自信用卡...

  • 鲁迅-----《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玩伴闰土留下5子,后代华丽转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tm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