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原名叫文云孙,字宋瑞,南宋人,与当时的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历史记载,文天祥身材高大,皮肤很白,长得眉清目秀,是个标准的古代帅哥。
文天祥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深受儒家传统教育,遍读四书五经等经典。在他还是小孩的时候,他看见学校里的欧阳修、胡铨的画像,朝廷赠的谥号都有一个“忠”字,他很是羡慕,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文天祥二十岁那年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在殿试的时候,作为学霸的他稳定发挥,在未打草稿的前提下,一口气就将一万多字的文章写好了。当时的皇帝宋理宗看完了这篇文章后,钦点他为状元,当时的文天祥可是说是一位有颜值、有志气、有才华的有为青年。然而很不凑巧的是,文天祥刚当上状元后不久,他父亲就去世了,他就回家守孝了。
文天祥守孝结束后,才开始走上仕途之路,当时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因为元军正大举入侵南宋。一身正气的文天祥看不惯朝中的奸臣贾似道、宦官董宋臣等人,因为触犯了这些人,所以他被多次罢职。然而那些正直的大臣还是很欣赏文天祥,像原来的宰相江万里,就很看好他,说他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
公元1274年,文天祥被重新起用,担任赣州的知州,治理赣州。第二年,元军再一次大举入侵,在长江上游的襄樊等战略要地被占领后,贾似道带领的援兵也是南宋朝廷的主力军也被元军击败了,南宋的京师临安一下子就暴露在元军的面前。在这国家存亡时刻,朝廷向各地发出进京勤王的诏令。
文天祥在接到诏书后,心急如焚,马上和属下官员组织了上万的兵马,准备到临安救援。文天祥的朋友劝他说,元军兵强马壮,来势汹汹,这点兵马其实等于就是羊入虎口去送死。文天祥却说他有自知之明,然而为了报答国家,他就是以身殉国也愿意,更希望以此激励更多的仁人义士一起保卫国家。文天祥由于家境优渥,平时对着衣饮食比较讲究,然后到了这个时候,他却感到很惭愧,于是他将全部家产都捐出来当做军费。
公元1275年八月,文天祥领兵到临安的时候,被任命为平江府知府,以拱卫临安。文天祥给朝廷建议,改变之前各自为战的局面,将南宋统治区域划分为四镇,每镇设置一个都督总领,这样可以集中兵力,避免被元军各个击破,也可以让元军疲于奔波,最终达到击败元军的目的。然而此时的南宋朝廷上主和的大臣占多数,文天祥的建议不被采纳。
当年十月,元军进攻常州,文天祥派遣手下将领去救援,结果大败而归,文天祥只好放弃平江,退守余杭。
公元1276年正月,文天祥被任命为临安知府。没过多久,元军就逼近了临安,宋朝投降了,朝中大臣陈宜中、张世杰早已经撤走了,元军主帅伯颜又要求南宋的丞相亲自去谈判,朝廷只好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去元军大营谈判。
文天祥非常有骨气,抗议元军的入侵,伯颜一怒之下便扣押了文天祥,并派兵押送他北上,然而文天祥在半路趁着夜间逃跑了。文天祥虽然一路颠沛流离,历尽千辛万苦,但是他仍一心挂念着南宋朝廷。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扬子江》一诗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功夫不负有心人,文天祥先是从海路逃到了温州,听说宋端宗在福州即位,他又跑到了福州,并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
因为被朝中大臣张世杰排挤,文天祥此后就一直领兵辗转在今天的福建、江西、广东三地跟元军作战,但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失败了,他本人也被元军抓了。被抓的时候,文天祥吞食龙脑想要自尽,但是没死成。
之后文天祥被押送去见元军将领张弘范,文天祥非常硬气,不肯下跪。张弘范不仅没有生气,还非常客气对他,希望他能写信招降还在抵抗的张世杰,文天祥直接拒绝了他。张弘范便原形毕露,多次强行索要,文天祥便写下了那首非常有名的《过零丁洋》,表明自己的态度。张弘范看完以后,就不再逼迫他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之后爆发的崖山海战,南宋大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跳入海中,南宋朝廷就此灭亡了。到了这个时候,张弘范又开始劝降文天祥,他提出只要文天祥肯投降,就可以继续在元朝担任宰相,文天祥还是表明自己绝无二心,一心求死。张弘范很佩服他的这份爱国之心,只好派人押送他到元朝大都。
在押送路上,文天祥一心求死,连续八天不吃东西,结果还是没有死掉。到了大都,文天祥被关押在兵马司,元世祖忽必烈爱惜他的才能,多次派原来南宋的官员、已经投降的原宋恭帝赵显、元朝重臣去劝降他,甚至于文天祥的妻女去威胁他,但是他都拒绝投降。
但即使是这样,忽必烈还是欣赏文天祥的气节和才能,舍不得杀掉他,文天祥就这样在牢房里呆了三年。他在狱中还写下了《正气歌》,一腔浩然正气,表达了自己忠贞不二的爱国之心。
公元1283年1月,忽必烈最后一次召见文天祥,尽管忽必烈满满的诚意,但文天祥仍不为所动,表示自己是宋朝的宰相,绝不侍奉两朝,但求一死。
之后,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的刑场,他临刑的时候从容不迫,对着南方跪拜后,从容赴死,终年47岁。之后,人们在为他办理后事的时候,发现了他写的绝笔信:
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顷被执以来,欲引决而无间,今天与之机,谨南向百拜以死。其赞曰:孔曰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公元1323年,吉安郡学奉文天祥像于先贤堂,和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等人并列,文天祥做到了他年轻时候所追求的志向。
166年之后,曾在书斋写下对文天祥的仰慕:“徇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的于谦,在土木堡明军惨败后,面临着蒙古大军压境的危局,他毅然挺身而出,成功保卫了明朝首都北京,也许这就是精神的传承。
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应该就是属于前者,他虽然已经死了,但却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中国的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其中很重要的是因为有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更因为我们的民族一直存在文天祥这类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在民族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他们身上那种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附文: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cuàn),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tà),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qīng hùn)、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hù),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gòu)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huò)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tián)鬼火,春院閟(bì)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lì)自辟易。
嗟哉沮洳(jǔrù)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miù)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