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积累的丰厚与匮乏,决定作家的写作生命。江郎才尽,并非指写作技巧陈旧,也非知识与思维过时,而是生活枯竭,源头没有活水来,已经断流。远离生活,不再有生活的发现,没有发现便不可能产生写作的欲望与激情。
写作者沦到这种境地,若还心有不甘,也只能写点散文随笔和回忆文章之类的东西了,要不就倚老卖老去解读先人经典,要不就去充当文学青年的老师。
经常能读到一些作家的创作谈中说他的这部小说产生于一个梦,或一则消息,或一次偶遇,或一篇文章,甚至某人的一句话。这种说法一点没错,但要分清的是,他所说的产生,是小说的主题,还是人物和故事。上述情况,往往只是诱发作家获得作品主题与灵魂,而梦、消息、偶遇、一篇文章、一句话不可能获得小说的人物和故事。是那个被诱发的主题或灵感牵动了他的思绪,产生联想,把储存在大脑记忆中的人和事翻动出来,让他发现了前所未能发现的新鲜东西,让其激动起来,甚至不能自己,进而进入了作品的构思,酝酿出新的人物与故事,这个新作品便有了腹稿。这一过程印证了“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这句经典要诀。
一部作品的诞生,都是因作家有了长期的丰厚的生活积累,被某种偶然的东西触发灵感,诱发思考,然后进入构思与写作。没有生活积累,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情,遇见什么新奇的现象,都会像闪电一样一闪即逝,不可能触动他那根原本敏感的文学神经,也不可能诱发他更多的思考,更不可以因此而激发他创作激情。因为他脑子里没有可供选择的生活素材,记忆中已没有储备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故事和人物,他便再也产生不了那种天马行空的联想,再也产生不了那种激情澎湃的创作欲望,一切都呈现出一种无可挽回的衰老僵化的状态,尽管有的人还很年轻。
生活是审视一切作品的法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