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元旦、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哪里的人民都喜欢过节,都不缺各种各样的节日。
西方人圣诞节要装饰圣诞树、准备礼物、烤一只大大的火鸡,以及每个人都期待的圣诞老人。
中国的春节显然比圣诞节更折腾,提前一周就开始各式各样的准备年货。
过节,永远都是大张旗鼓兴师动众的样子。
超市排起大长队,瓜果市场被买空,卤肉店面点房的灶头似乎24小时连轴转都忙不开。
为什么全地球的人民都要过节呢?
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
归属感
越是重要的大型的节日,参与到节日中的人就越多。
比如春节,就是全体中国人民都要过的。
这个节日能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华夏民族。
这种身份的明确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群体归属感,从而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行为。
不只是春节,情人节也可以提供这种归属感:我是你的爱人,我们相互占有,我愿意爱你并为你付出。
父亲节、母亲节、端午节、万圣节都是通过身份和关系的明确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同他人、同社会、同文化之间的归属感。
意义与价值感
生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意义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
而节日与仪式就是为了某个特殊的意义做出平时不会做或者不常做的事情。
比如春节,我们置办年货,打扫屋子、买新衣、守岁、发红包,要做很多很多平时不做的事情。
不是我们为了一个叫“夕“的怪物,搭上这么多时间精力金钱,而是我们为了心中的对于幸福平安、吉祥如意的期许。
并且我们在投入的做这些平时不做的事情时,我们会更有参与到生活中的感受,感觉自己和生活都是丰富的,有价值有意义的。
除了这种所有人一起过的大型节日,小到结婚纪念日,孩子过百天,都可以“兴师动众”地庆祝一下。
在投入的准备和付出的过程中会提示我们和爱人和孩子和周围人事物的关系与意义。
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永不止息的时间洪流,没有差异没有色彩。
节日与仪式会给生活打上独特的烙印,赋予特殊的意义,从而让生活充满温度与色彩。
希望与控制感
其实仪式的诞生是来自于恐惧感。
想想看,最早的仪式都是怎样的呢?
求雨、祈福、祭祀等等原始人对于自然的敬畏而产生的大型活动。
都是对于死亡、未知和所有不可控因素的惧怕。
比如春节,是为了除掉“夕”这个怪物,获得平安的生活;
比如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的诞生,而耶稣代表拯救。
大到各种节日,小到一日三餐其实都可以有仪式感。
吃早饭的时候意味着太阳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我要开始今天的生活了。
过生日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已经走过了多少路,经历了多少事,未来想要如何度过。
节日与仪式像一种心理暗示:从这个结点之后我将做出什么改变。这让我们对自己、对未来有所期待,给自己一份希望和力量。
仪式和节日不是过场不是形式主义。
而是通过重视和投入给生活赋予意义,不让日子随便流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