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最近看到的一个决定影响了家庭三代人的故事:
1942年,牙买加中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对教师夫妇,他们的女儿乔伊丝刚刚参加完初中升高中的考试。
考试结果出来了,乔伊丝通过了考试,却没有奖学金。
那天夜里,乔伊丝无意中听到父亲在过道里悄悄地说:“我们的钱确实不够。”事实上,父母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也只够女儿第一年的学费和校服费用,第二年的钱是没有着落的。
但是乔伊丝的父亲饱读诗书,而且很有修养,也很希望自己的女儿有出息。
经过一晚上的思考,第二天乔伊丝来问父亲,父亲只得说“我们已经没有钱了”,扭头回到了他的书房。
对于大多数牙买加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结局。
不过乔伊丝的母亲却不甘心。她走出门,来到邻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从中国人的商店里借到了学费。从乔伊丝进入高中,到最终离开牙买加去英国读大学,整个过程中乔伊丝的母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这个牙买加普通家庭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乔伊丝嫁给了一个英国数学家,之后两人又移居加拿大住进了漂亮的别墅。
而他们的一个儿子,就是格拉德威尔——提出“一万小时天才定律”的作者,他的著作包括《引爆点》《异类》等等。格拉德威尔在2005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在面临一个重大决策时,底层逻辑应该是哪个决定能够大概率的实现家庭的跨越式发展,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穷人思维的困局就在于单因果地、片面地看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看透,即使这个家庭没有面对经济拮据的困局,在未来他们孙辈的身上这样的事情也依然可能会重演。
这让我想起电影《1942》中张国立扮演的地主老爷说的话:
“我有怎么能成为地主的方法,用不了几年,我还是地主。”
前两天在饭桌上,聊到买菜,老妈说到一家农民的菜特别贵,别人卖1块的空心菜,他们家会卖2-4块,因为都是他们自己种的,来买的都是熟客,去晚了还买不到。然而我们算了一笔账,夫妻2人起早贪黑,种菜、收菜、赶路、卖菜,尽管因为纯手工,比别人家卖的贵,但由于生产力有限,一天营收不过三四百,每月不过一万出头,刨去成本费用,每月收入算8000,人均所得4000。
而另一个卖菜的年轻人就比较厉害,他让母亲在村里收购自家种的菜,然后拉到市场上卖,每天能做到1000元左右的营收,这样下来,一个月就是3万,虽然利润略薄,但就算按60%的利润率,每月也有1万8的入账,人均所得9000,还很轻松。
真正的风险不是来源于负债,而是对成功的概率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换句话说,是否能够持续做大概率成功的决策,是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本质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