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是一个很糟糕的孩子,尽管他动手能力很强,很有创意,还会设计发明一些东西。但是当我们对一个孩子的评判只剩下学业这个标准时,多多确实无法胜出。
他成绩很差,小学留级两次,最终被学校劝退,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学业一塌糊涂的他。他对学校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学校的一切于他而言都是左耳进右耳出。爸爸妈妈因此带他去看各种医生,眼科的、耳科的,甚至脑科的,得到的结论是他是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但是他很清楚自己没有任何毛病,他只是不感兴趣而已。对学校里的一切不感兴趣,仅此而已。

由此看来,兴趣确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多多对自己冷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孩子们对于问题的症结是很清楚的,他们并非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恰恰相反,有时他们看待问题比我们成年人更明白,更通透,更一针见血。
多多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学校里的东西他总是搞不定,回到家里还要面对热衷于吵架的父母。
“我的父母不懂得爱别人,也不懂得相爱。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吵架,每次总是从我开始,拿我成绩差当作借口。妈妈指责爸爸从来不花时间教育我,爸爸则回应是妈妈把我宠坏了。反正永远是对方的错。”这些令年幼的多多非常痛苦“我真的好烦,好烦……烦到了你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地步。”
毫无疑问多多在学校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现在,连最后的避风港——家,也沦陷了。受伤的心无处安放,生活仿佛把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逼得无路可退,怎能不烦?
就是这样一个被否定,被抛弃,被拒绝的孩子,内心其实是非常脆弱和无助的。当他被退学,而又找不到接收自己的学校时,父母互相责骂,吵得比以前更凶了。多多对于这样的处境非常无奈,也感到绝望。
“有时候,我会对自己说: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让自己不断地变小,努力让他们慢慢忘记我的存在,也许有一天我真的会完全消失。那时候,一切问题也就能随之烟消云散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发出如此令人心酸的内心独白,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的痛苦和无助。
为人父母者真应该俯下身子听听孩子的心声,父母总是因为一个孩子表现得不符合自己的期望而严厉地指责他,训斥他,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但是,我们又何曾想过孩子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无助与难过?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我们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理直气壮地对孩子进行各种教育,可是我们何曾真的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过?我们何曾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过他面临着多大的挑战和困难?我们又何曾明白孩子其实是非常脆弱的,我们的每一句扎心般的指责都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身为父母,我们笃定这世上没有人比我们更爱孩子,但是也请我们反思一下我们真的会爱吗?我们所谓的爱,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和期待的吗?我们所标榜的无私的爱与奉献,有没有伤害到我们的孩子呢?我们是不是在以爱的名义去伤害?
当我们义愤填膺地站在为他好的角度歇斯底里地训斥孩子时,我们有没有那么一瞬间在心底闪过一个念头:眼前的这个孩子内心其实是很无助,很脆弱,很需要安抚的?但凡我们有那么一点点觉察的话,我们的言语便会瞬间温柔下来,我们的心会变得柔软,我们便不再那么怒不可遏,也不再那么面目可憎。
抱抱那个哭泣的小孩吧,此刻,他是那么难过。我们的拥抱虽然不能够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不让孩子感到绝望,至少可以告诉孩子:无论你经历了什么,无论你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糟糕,但在妈妈/爸爸眼里,你永远是唯一,是不可替代的,是充满希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