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匠到画家的张群牛
认识张群牛,是朋友王维东介绍的。
留着一大把美髯胡子,大大咧咧的张群牛颇有一个艺术家的气场。他在裴庄镇的黄河市场商铺房里,开着一个占地6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房间里杂七杂八的堆满了各种绘画材料,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关公、钟馗、老虎等成品或者是半成品的作品。
张群牛是裴庄镇西孙石村人,出生于1960年。自小无师自通的张群牛就靠着天赋合灵感在墙壁上,在炕头上,在作业本上画出了一幅幅很有农村生活气息的动物和山水画。小学四年级下册时候,张群牛的一幅《耕牛》图在全县中小学美术画比赛中获得了大奖。这幅画的构图是一个甩着小辫子小姑娘在前面牵牛,一个头顶白羊肚手巾的老头在后面扶犁耕地的情景。它把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农田风情表达的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这幅画让少年时代的张群牛就小有名气了。高中毕业之后的1978年,张群牛被美术教师卫东明推荐到了文化馆当实习生。在文化馆的四年里,张群牛在师傅们的谆谆教导和培养下,比较系统的学习了水彩画、工笔画以国画的基本原理,心灵手巧,一点就通的张群牛在文化馆期间就创作出了许多宣传画,经常跟师傅承揽不少的单位的宣传版面的绘画业务。但是,四年之后没有非农业户口的张群牛没办法在文化馆长期工作下去,只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西孙石村。回村后正是农村体制改革不久,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张群牛从此便开始当起来了土画匠,应邀给十里八乡的家户画结婚的炕围子,画箱子柜子,画新院子的照壁墙,还有给去世的人油画棺木。由于他这个土画匠的绘画技术确实比一般人高超,找他的人络绎不绝,一年四季总是一家挨一家排着队。在这期间,张群牛还多次给乡政府做宣传画,每年还代表乡里参加在县上举办的各乡镇办实事汇报版面展示。有时候,他当初在文化馆时期的同行,还联系他合作承揽一些宣传活动的绘画。那些年,张群牛确实在裴庄乡一带,甚至在全县都红火了十多年。然而,在物质消费越来越高,加之农村婚丧嫁娶布置逐步走向现代化,画匠路子欲来欲窄的情况下,张群牛的画匠生涯一度面临着失业的挑战。好在年富力强,身怀画技的他,及时调整思路开始向古建绘画转型发展,并很快收到了较好的效益。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老天饿不死手艺人。张群牛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磨砺出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真本事。比如,熟悉绘画基础知识的人都知道,颜色的原色有七种,就是赤橙红绿青蓝紫。一般的农村画匠顶大能把七原色扩展到十来种,但张群牛可以配出深浅和层次不同的20多种。由于对颜色的调配高人一筹,这为他搞估计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前提基础。2006年,张群牛在朋友的介绍下承揽了北京大学里的校园休闲长廊的彩绘业务。张群牛和四名徒弟使出浑身画技,四个月高质量的圆满的完成的这项工程,竣工后受到了校方的连连称赞。2012年,张群牛应邀来到了江苏淮安的观音庙大殿做彩绘,这个大殿四层高,结构宏伟且复杂,他带着8名徒弟苦苦干了5个月,高质量的完成了这项彩绘造价140万元的工程。这个彩绘工程就像样板工程一样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让陆续而来的信徒和游客口口相传,给这个来自山西万荣的乡下画家做了“不掏广告费的广告”。之后,在随后的几年里,张群牛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一支笔挥洒了他绘画事业上的天河。多大的工程他都敢揽敢做,并且没有一例败笔之举。他先后完成了浙江台州报国寺大雄宝殿,山东潍坊持国寺200米长廊,安徽桐城大佛院,运城凤凰谷大殿,河津僧楼关公庙,解州关帝庙,韩城象山公园等省内外庙宇古建和景区广告宣传彩绘60多家。他干到哪里就一定把名声留到了哪里。
张群牛没有艺术家的文聘,没有经过真门槛,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土画家,但是由于心灵手巧,刻苦钻研,潜心研究,使他的技艺在发展中不断提升着,在提升中不断发展着,他始终是一路高歌走来的。那一年,他又应邀来到包头军分区给电影院画平面广告宣传画。当时非常火的电影是《红高粱》和《秋菊打官司》。他把两幅巨幅广告宣传画做的非常大气和美观,矗立在广场上,连续几个月闻讯而来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争相目睹。市里文化单位的领导看了后听说这两幅画是一位山西万荣的农民画的后惊讶不已,连声称赞。
这些年,张群牛几乎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地承揽古建绘画,但他一回来又在他简陋的工作室加班加点忙开了。他说,这些年仅画出送人的关公、钟馗、老虎和山水花鸟画大约有1450多幅呢!他是一个好爽义气的农民文化艺术工作者,绝大部分的画都是免费送人的。虽然画了几十年,他却仍然是一个比较清贫的土画家,他把金钱看得很淡,在外做古建绘画,有钱共享,有利共分,大部分利润都分解给了跟他干活的人。张群牛是我是忙在其中,乐在其中,为的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乡土绘画文化。
当然付出就有回报。张群牛2011年获得了国礼艺术家评审委员会和功勋艺术家评审委员会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证书,并被国礼艺术家评审委员会和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中心确定为全国“传承书画人物”。今年,他的一幅作品还被县政协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