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训导明白的规则,并不能保证遵守。只有在内心感受基础上自然形成的规则,孩子才能轻松自在的遵守。
在建立规则前,我们先了解为什么需要规则。
通常规则在两人及以上才有意义,最大限度的维护了每个人的感受。
举例来说:为什么要设立交通信号灯?因为我们都需要安全放心的通过路口,而交通灯则维护了大多数人的感受。
很多规则大家都明白,可为什么还会违反呢?
“不要摸电”“不能爬高”“不要把饭菜仍在地上”这些冰冷的规则 ,孩子没有感受到规则背后的感受,反而感觉这是一种束缚,而建立在感受基础上的规则,没有压抑、束缚,更容易建立。
为什么有一些人就是喜欢破坏规则呢?喜欢侵犯别人界限,看到别人不高兴,自己才来劲。
这种人的童年时期,可能被制定了一大量规则,每一次试图做自己的时候,都被养育者禁止了,爱没有流动,内心可能会形成,规则等于痛苦,打破规则才可能与他人有链接,从而无法”同理“对方的感受,也能也是通过打破规则达到被关注的目的。
此刻我们可以思考一下 ,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建立规则?
规则背后是满足了自己什么感受?
我自己总结:
想要孩子听话,是满足自己做自己事情的需求
想要孩子别做危险动作,事情,是满足自己不想孩子受伤,让自己担心的需求。
想要孩子学习好,是满足自己面子/孩子未来更好的需求
想要孩子学者自理,是满足自己可以轻松一些的需求
即使同一个规则,背后的感受可能也是不同的,大家最近有没有正在给孩子建立的规则?
可以聊聊背后是你的什么感受?以及自己平时有没有尊重自己的需求呢?
大家最近想要建立的规则有那些呢?(多选题)
A.孩子自理能力(自己穿衣,穿鞋,洗脸刷牙,吃饭等)
B.孩子自己完成作业
C.孩子别做危险动作(翻箱倒柜,爬高等)
D.孩子别弄脏(玩泥巴,玩沙子,玩水等)
E.其他(欢迎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