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简称 OCD, 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典型特征,会让人沮丧且浪费时间,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神经症。强迫思维是指持续的冲动、念头、意向或想法,具有侵入性的特征,导致个体的焦虑和担忧。强迫行为是指一种心理活动或重复性的行为动作,以期减少或阻止因强迫思维而引发的担心和焦虑,他们通常有避免或阻止某种令人恐惧或绝望的事件发生的企图,比如死亡、疾病以及一些幻想的霉运等。
强迫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个体对自我判断的不信任。患者性格中有不安的成分,总在怀疑自己的任何行为,无法摆脱不安和内在抑制不住的确认愿望。比如,有一位咨询者总是要反复询问,确认自己没有开车撞到人。
强迫行为,是为了驱赶强迫思维所带来的恐惧和焦虑所实施的重复、徒劳的举动。也就是说,它首先是以恐惧、不安的情绪作为内心活动过程为先导的,是一种性格化的行为。比如,反复清洗、反复检查、反复祷告等。
一个需要注意的事实是,大部分患者能够清楚的意识到,这种去清洗、检查或怀疑生病的行为本身是荒谬的,但是这种冲动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大家根本逃脱不出它所制造的漩涡。然而,为什么说它是徒劳,甚至让事情变得糟糕呢?因为从事这些强迫行为,就如同一个恶性循环:强迫行为暂时的缓解了某种观念所带来的不安,但是随着这些强迫行为的持续或不断重复,我们脑中的强迫症将会越来越顽固,难以拔除。于是,患者不得不面对双重折磨——除了强迫思维的围攻,还不得不重复那些令自己感觉尴尬、痛苦的强迫行为。
(一)坐困心中的愁城——执念
所谓的杂念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但这里特别指的是临床上的强迫思维(以下称执念),完全霸占所有的思考空间。单单一个念头或想法,竟能盘踞内心数天、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简直不可思议。假设现在有一部电脑,屏幕上有不同的视窗,还有同时进行运算的各种程式。我们打字的时候,除了开着一个窗口查看电子邮件,另外还能浏览网页或者聊聊微信,可以随时的切换或者拖曳视窗,任意的放大缩小、开启或关闭。大脑通常就是这样处理思绪的,把注意力分配在不同的工作上,并用潜意识调整工作视窗的内容,使人适应外界的变化。
但执念就像一个大型视窗,无法缩小、移动或关闭。即使其它工作视窗跑到前面, 执念的视窗却永远在背景运作,消磨意志、占据思绪,而且超级耗电。这个视窗越来越碍眼,却又无法强制关闭,也不能重新开机。只要清醒,就会注意到视窗的存在。就算你好不容易转移了注意力,心里还是不断的注意到视窗的存在。过了没多久,这种执念又会卷土重来。执念的视窗偶尔会突然消失不见,但只要按个键、移动鼠标、脑筋一转,它又“咻”的一声出现了。
1. 执念的种类
强迫症会引发各种执念,不过通常集中于特定几项,其中最常见的是极度害怕污染物和染上疾病,约有 1/3 的患者都是如此;第二常见的是害怕发生严重后果,约有 1/4 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执念;另外, 约有一成的患者讲究规律和对称的程度简直到走火入魔的程度;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执念,包括伤害暴力性想法和冲动、过度在意身体疾病、无谓的性幻想等。正因为执念通常涉及禁忌或难以启齿的话题,所以许多的强迫症患者选择自我封闭,将执念隐藏起来,独自承受痛苦。
人的理智在执念面前完全发挥不了作用,因为执念是无法靠理性分析或者意志来化解的,所以我们被自己的奇思怪想给绑架,豢养出挥之不去的心魔。
2. 解剖执念
执念始于一个以特殊负面方式进行评价的令人不适的想法。在人的大脑中,这些想法就如同真实发生的行为一样被人们所经历,然后,人们就试图为了压制这种执念而做出努力。这就是各种各样的为了减轻焦虑而出现的“过度控制”策略,包括心理 仪式化的行为。不适感减轻了,但这只是暂时的,然后这个循环就又开始。
现在,让我们开始仔细看看这些执念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困扰的想法→负面的评价
一个令人困扰、感到羞耻和尴尬的想法、意象或者冲动出现在大脑中,大多有和性、暴力相关的内容,会导致罪恶感、羞耻心和尴尬的感觉。因为强迫症是一种“怀疑类”疾病,它会使你怀疑自己,并且在自己最看重和执着的地方显现出来。
比如说如果你很爱孩子,那么你的强迫症可能会导致这样的执念:“要是我真的伤害了孩子该怎么办?”这种执念还包含有一种强烈的做一些令人尴尬和羞耻的事情的意向和冲动。尤其当你刚好又是一个信仰宗教或者道德感很强的人,这种执念可能还包含亵渎宗教主题的内容,伴随有一些与性和暴力有关的东西;如果你自己倾向于非暴力,那么你的执念主题就可能是暴力和敌对;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负责任的人而深感骄傲,那么困扰你的执念和冲动可能就与做出什么不负责任的事情相关,比如说点火烧房,或者将无辜的行人推到路上发生车祸等;如果你对自己异性恋的性取向非常确定,那么强迫症可能会在你的大脑中灌输同性活动的意向。
强迫症就以人们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时感受到的自我怀疑和恐惧为猎食对象。
第二,负面的评价→焦虑和担忧增加
许多强迫症朋友都会出现一种名为“思想 / 行为混乱”的错误认知,在他们看来, 自己脑中的念头和感觉就像真实发生的行为一样。同样的,许多有执念的人都将困扰他们的想法视为他们已经实施了这些行为的证据。强迫的逻辑就是下面这样的。
第三,焦虑和担忧增加→过度控制
将自己的想法贴上“有可能有危害”的标签后,大家就会试图通过以下方式来逃 避、压制或中和这些想法引发的不适。
警惕,在经历了一系列困扰的想法之后,大脑会对它们的存在产生“警惕”。就像瞭望 台上的哨兵,或者交通要道的监视器一样,大脑开始紧张的被“抓住坏念头”的这种 想法所占据。后果就是思想的重要性被过度的夸大,大脑反复思考着“坏念头”的下一次发作,越来越多的精力用来阻止和控制“坏念头”。压制或停止这些想法的企图 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明确。
想压抑讨人厌的念头不是没有可能,但是真的要做到很困难,而且越用力压抑, 等到不需要压抑的时候,念头反而出现的越频繁,这就是压抑念头产生的反弹效应, 心理学叫“白熊效应”——费劲心力赶走烦人的念头,只会强化它反扑而来的力道。
凡是你所抗拒的,终将持续。
第四,验证
许多朋友都发展出“验证”这个策略来重新肯定自己脑中的执念。它们有时看上 去是比较奇怪的、顽固的、重复发作的行为,比如有个害怕伤害自己宠物的女性,通过拿着一把刀接近猫咪脖子的做法来肯定自己真的不会伤害最心爱的猫。只有当她觉得自己肯定不会伤害猫咪的时候,她才能把刀子放下。一个已婚的异性恋男人,脑海中总有“我是个同性恋”的这种想法,他会有意识的看一副裸男的肖像图来测试自己 是不是会对这种这种照片感到冲动。只有当他确定自己不会产生感觉时,他才会觉得放松。
验证被认为是仅仅能够带来短暂轻松的一种中和的策略,但是代价却是使患者被锁在一个无休止的强迫思想——强迫行为的循环中。
(二)无法停下的人——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的存在,使得强迫症患者变成一群无法停下来的人,周而复始的重复着固定、单调、仪式化的徒劳动作。对强迫行为的控制是我们治疗强迫症的一个关键手段。这里需要认清一个事实:虽然强迫行为短暂的缓解了你的焦虑和痛苦,但它们带来的后果可能是让你耗费一生去寻求解脱,但是却终不可得。
强迫行为有很多的形式,接下去老师为大家揭示一些常见的种类。
1. 显性强迫行为
强迫清洗
清洁或清洗,是临床上最常见和典型的一种强迫行为。患者对细菌、血液、病毒或者外界物质可能引发的感染产生强迫思维,始终受“脏”的执念困扰,毫无根据的担心污染物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致命的威胁。出于这样的恐惧,大家会不停的清洗、整理、洗澡、耗费大量的时间。
强迫检查
强迫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安全感,比如疑病患者,患者会通过一遍遍地去医院检查,即使检查正常仍不放心,强迫性检查也常常和强迫性怀疑连接在一起,患者总是担心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酿成祸端,故而总也不放心,焦虑不安, 焦虑—检查—短暂放松—更频繁检查的循环模式就建立起来。有的朋友也会通过心理检查、反复回顾或者询问等方式,一遍遍的进行无意义的确认。
强迫整理
整理强迫症患者对秩序和对称性有着苛刻的完美要求,必须以一种特殊的、绝对的、完美的方式来安排某件事,或者需要一遍遍地重复做某个特定的动作。在所处的环境里,强调对称和总体秩序,比如,家里的模型需要按照从大到小排列,衣柜里的衣服需要按照类型严格归类,并且要悬挂在固定位置,又或者他们的鞋带、头发或其它个人物品要非常完美的平衡或者对称。
强迫询问
很多强迫症都是用不同形式的询问来寻求安慰和保证的。每当强迫思维出现时, 会通过征求意见的形式让自己得到安心,例如,一个疑病的朋友,会通过反复询问家人身题不舒服了怎么办,有没有得病来得到确定。通过询问周围人自己是否得病来获取安心,而不是去接受可能生病的不确定性。再如,当你询问他人自己是否正常时,其实是想寻求得到一个安慰,你的身体是正常的。如果你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焦虑会增加,然后会更加希望确定一切;如果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还会再三的询问这个答案的确定性。其实,无论什么答案都会加重你的强迫症。
回避行为
从某种程度上说,所有的强迫行为都是一种回避,试图让自己远离不安的想法和情绪。为了逃避你害怕的污染物,你可能拒绝使用公共卫生间,避免与别人握手或在公共场所就餐。回避行为包含的范围很广,从避免与他人眼神接触,到完全避免外出, 也可能为了逃避一些可怕的想法,你会避免从事一些活动,例如开车、烹饪、锻炼、社交等。正是我们对想法和情绪的回避,让强迫症这台机器转的更快。
2. 隐性(心理)强迫行为
心理回顾和检查
患者相信通过回顾和检查过去发生的事情,可以解决和缓解那些不必要念头和想法带来的不适。例如,如果你有疑病的问题,那么你就会在心理上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已经哪里不舒服了,在脑中不断回顾自己应该是医院检查结果是否正常的。
心理排练
心理排练是针对未来进行的,目的是检查即将到来的灾难或者错误发生的概率。针对即将到来的表演、约会、面试以及其它重要事情的检查,这种情形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但是强迫症患者只是在寻找一种自己想要的确定的未来,而不是接受未来可能发生各种的事情。
思维中和
思维中和会出现在各种强迫症中,有这种强迫行为的患者,会在心中默念与强迫思维相反的词语,或者有意识的在脑海中出现与强迫思维相对立的概念。他们相信, 一个“好”的概念会中和一个“坏”的思维,因而避开坏的结果。例如,你会用“我身体健康”的想法去中和“我身体疾病”的强迫思维。
另外,还有心理祷告、心理计数等内心活动形式,来缓解执念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