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阅读我带拆的片段
主题:如何节省时间
——片段选自《高效15法则》
2013年9月。朱利安·伯金肖教授和乔丹·科恩教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布了他们对工作效率试验的结果。他们发现,知识工作者41%的时间都花在了自己并不想做的随机活动上,这些事情本可以安排给别人来做。
那为什么人们还一直做这些事呢?
研究人员发现。当我们感到忙碌时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当我们在工作上取得进展时,会感到自信和满足。尽管会议都很枯燥、无聊。但是也给人们提供了离开办公桌参加社交活动的机会。
人们一旦参加了伯金肖和科恩的培训,慢下来,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考虑他们的工作,就会赢得时间。
事实上平均来说。接受过培训的人每周在工作上可以省出六个小时在会议上可以省出两个小时。
省出这么长时间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研究人员对每个人都进行训练,让他们分析自己的任务,看自己是否可以:
一、放弃:我可以放下什么工作?什么事情我可以完全不做?
二、分派:哪些工作我可以分配给下属?哪些工作可以外包出去?
三、重新设计:哪些工作需要我换种节省时间的方式继续做?
要学以致用,首先把上一周的工作任务或者参加的会议列出一个表,然后按照下面几个步骤进行:
一、问自己:这个任务对我获得公司来说有多重要?如果我完全不做会怎样?
二、问自己:我是做这项工作的唯一人选吗?公司内外哪些人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三、问自己: 这个结果怎样才能更快实现?如果我只有一半时间,工作怎么完成呢?
这三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判断哪些工作价值低是应该放弃、分派或者重新设计的。
学习目标: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面临多任务工作的情况下,应用片段中的方法,节省自己的时间。
F——《高效15法则》 作者是美国人凯文·克鲁斯,采访全美200多名企业家、奥林匹克冠军、名校尖子生等,总结出15种深度工作的方法,提出一个E-3C管理工具。
A——这本书非常畅销,多次受到亚马逊图书榜单推荐,书中介绍的工具紧贴工作中的痛点,高效实用,读起来生动有趣,可行性很强。
B——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是下午五点半下班,结果不知不觉被工作一拖就到了晚上九点半,甚至更晚。还有,生活中总是被莫名其妙的人和事所干扰,让你无法专注。工作效率低,拖延症频发,让你特别焦虑。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高效工作的具体方法,它破解了专注力、精力与时间管理的秘密,如果你想让自己在7天内提升6倍生产力,让你的8小时大于别人的24小时,那么,这本书可以带给你启发。
B1今天给大家节选的片段,正是本书精华部分,专注于帮你节省时间。
显像提问:
请各位伙伴设想一下,你九点半准时到达办公室,坐下打开邮箱,泡上一杯香草咖啡,正在处理一封邮件,突然桌上电话一阵急促的铃声,是领导让你马上去会议室布置,说十点钟要召开一个会议。而你原本计划十点钟要接待预约的一位客户。一刹那间,你有点蒙圈,不知如何是好?
请回想一下,最近一周内,你有没有遇到多任务的工作情景?由于没有很好的方法,结果效率低下,时间被浪费。请回想一个让自己感觉失败的经历,在小组内交流,两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现场分享。
现场复盘
在拆书帮,苹果是伙伴们的点赞,洋葱是伙伴们提出的建议。沙拉是我灵机闪动想出来的,寓意Get到苹果和洋葱之后,用各种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制作出的美味成品。
7月11日晚是我的第五次演出,目标2-1。
坏消息是没过,再来一次。
好消息是没过,再来一次!
自己带锅,随时煲汤想到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同时努力接近她——有点鸡汤,对不?人在江湖,高手林立,竞争无处不在,是人都要自带汤锅和原料,随时煲来喝。
自己煲的汤更能强身健体。
苹果,当晚收到的苹果还是蛮多的,能感受到小伙伴们都在用心参与。
1、声音宏亮;
2、节奏有序;
3、亲和力较好;
4、清晰的FAB;
5、有带入感的显像提问;
6、贴切的案例。
我把以上苹果装到一个筐子里,这个筐子的名字叫:内容呈现力和现场掌控力。
香艳欲滴,清脆可口在这两个力度上,需要不断精进,因为环境和人是两个动态的变量,有很多不确定性,环境需要适应,人需要被点燃。
怎么做?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唯有刻意练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应变力,强化自己对人的敏感度。同时,充实自己的内功心法,认知思维没有突破,再努力也没有用。
洋葱的处理过程很辣,呛的人涕泪横流,有人不喜欢,倒是洋葱做配料的各种板烧、各种美味炒菜,煎、炖、烧烤之后的洋葱吃起来香辣爽滑,特别入味,几根就可下一碗米饭。
当日收获洋葱如下:
1、A1和A1+环节,现场学习者分享的案例不够贴切,我的理解是学习者现场分享的A1与片段中的方法关联性不强。(此时需要拆书家的现场引导)。
2、对学习者控场能力把握不够(我的理解:当现场学习者的分享偏离你的主题时,要想办法纠偏,我能想到的一个方法是深入理解你的片段,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可能性,设计好相应预案1、2、3;
举例:我当天拆解的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技巧,三个关键词:放弃;分派;重新设计;学习者分享A1+的时候没有关联应用,我在现场有2-3次用提问的方式引导,效果不太明显。
3、How片段的步骤是大HOW(我理解为较为宏观,不如菜谱那么详细具体)。
怎么破?我的想法,把宏观的概念关联具体的案例,让学习者能够理解应用就好。
4、分配给小组讨论的时间较短。
5、A1+环节的提问引导需要加强。
综合上面的苹果和洋葱,我加工的沙拉:
1、分享环节要有预案,提前预估学习者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设计相应的引导方式。
学习者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
铺垫内容或者背景信息讲述较多;耗时长;没有重点;案例不具体,关联性不明显。
如何引导?
适时打断,先肯定学习者的内容,抓住学习者信息中的关键词,关联片段中的方法。
衔接句式参考:
“你刚才说的~~~~,对吗?”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
2、片段中抽象概念、名词进行通俗讲解。
量化的才便于管理,容易达成共识,我们拆解的是文字组合,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需要化抽象为具体,尽量生活化。
比如,时间管理三步法:放弃、分派、重新设计;怎么理解?
放弃:这件事一定要做吗?不做行不行?
分派:这件事一定要你做吗?可不可以找人代替。
重新设计:这件事一定要这样做吗?还有没有别的途径?
会不会比原来要好一点?如果再举出一个例子,就更好了。
好的方法都要培养成习惯,才会有效果。
3、A1和A1+环节分享时间(4+4或3+5)
20分钟讲清楚一个知识点,易,也不易!
唯其难为,才显可贵,做到了,才有价值。
你终会发现时间才是根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