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诗词100/068
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这首《登黄鹤楼》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天,名气都很大。据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想赋诗一首,但看到这首诗就为之搁笔了,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首诗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古往今来的诗评家从很多角度进行了解读,如果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其艺术成就的话,可以搜索相关赏析文章。
本文从特别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看看它为什么流传这么广泛。我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表达。这首诗是七言律诗,但是它前四句几乎是以散文句法来写的,根本不讲究什么韵律平仄,尤其连用了三个“黄鹤”,这重复度几乎可以算是“魔性”了。同时遣词非常贴近口语白话,读来简单易懂,既能蕴藏典故,又能勾人怀古。而颈联两句,作者似乎想起来他要写的是律诗,又接上了两句非常工整完美的律诗句子,关键这两句一点没显得突兀,似乎是顺理成章就出来了。大概是因为前一句写了黄鹤楼外的白云,视角顺势下移到江边绿树和鹦鹉洲头的芳草。景都铺好了,那就要点出情感和主旨了,这也是唐诗的固定写作套路,所以就顺势写出了思乡的情感。
第二,感受。登黄鹤楼的人,十有八九会想起黄鹤楼的典故故事,无论谁写,大概率都会提一嘴这个事情,崔颢第一句就把这种想法写尽了,别人再写也跳不出这个框架。另外,古代文人多是宦游在外,凡遇登高望远,总会勾起乡愁之类的情感。崔颢也用“日暮”“烟波”之类的意象把这个情感写尽了,别人再写黄鹤楼上的乡愁能用的意象势必也要和他雷同。
所以,这首律诗不仅能让当时的文人理解,还能让普通民众很好地理解并产生共鸣,又是题在黄鹤楼这种“大流量平台”上,其传播范围自然会很广。同时,它不拘一格一气呵成的前半部分和规整严密的后半部分,巧妙地通过浑然一体的实景自然联系到一起,不仅行文逻辑符合律诗普遍套路,情绪感受也存在普适性,所以不会让人觉得抒情抒得突兀。
总之就是一句话:好读好记,雅俗共赏,能起共鸣。如果把这首诗放在今天,大概能成网络爆款,既魔性又有内涵,正是普通大众爱追的那种款,不仅纷纷传唱还要写诗致敬,例如李白就写了一首《凤凰台》来和它掰头。是不是很有意思?你还能找出其他类似作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