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爱因斯坦也提出: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也大。可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和能力呢?下面我结合实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自己的浅见。
一、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好奇中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小学生这一强烈的心理特点,教师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创设于新奇的悬念式情境中,诱发学生产生揭开秘密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想问。
二、创设“冲突式”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矛盾中问。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打破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引发认知冲突。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中,教师出示小明计算的过程:“1/3+1/2=2/5”,让学生观察,并发问:为什么和反而小于加数?这样计算有问题吗?问题情境既新奇又有挑战性,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继而教师追问其原因。这样,就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三、创设“操作式”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动手中问。
学生动手操作既能引起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又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体验。学生会在动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先要求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底面半径3厘米,高10厘米的“饮料罐”。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然产生了问题:侧面积不知道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围?这时,教师就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形物体,并展开想象;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演示圆柱体侧面展开图的学具,使学生明白了“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的道理。当学生正要动手制作时,又引发了一个新问题:围成的长方形纸长究竟应该是多少呢?此时,教师就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探究出“圆柱体的长就是长方形的长”的道理。由于教师平时善于激发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这时学生就不满足一个答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能不能用其它的图形纸张如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来围成侧面积?这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很快就进入操作探索之中,且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高就是圆柱体的高”的道理。同样,能探索出正方形与圆柱体侧面积得关系。
四、创设“实践式”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应用中问。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未知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如: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实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用于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怎么求利息?我的压岁钱怎样存最合算?------。
总之,在适宜的土壤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