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真善和假善。了凡先生以中峰和尚与几位儒生的问答作为例证,引用中峰和尚所说的话对真假善进行了定义。
故事是这样的:
有几位儒生对中峰和尚说:佛家说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但我看到某个善人子孙不兴,而某个恶人的家门兴旺发达,可以看出佛家所说纯粹是无稽之谈。
中峰和尚说:凡夫看待事物没有正见,往往会认为善的是恶,认为恶的是善。而他们非但没有责怪自己的颠倒见解,反而抱怨上天的报应是错误的。
儒生就说了,为什么善恶竟然会颠倒呢?中峰和尚就让他们说一说他们所认为的善恶是怎样的。
其中一个人就说,骂人打人是恶,礼敬人是善。中峰和尚说,未必。
又有人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操守是善。中峰和尚说,未必。
这几个儒生说了很多善的表现,中峰和尚都说不对,几位儒生就问他,到底什么才是善恶呢?
中峰和尚说:能给人利益的,是善;只利益自己的,是恶。如果是有益于人的,那么打人骂人都是善;如果是只是利益自己的,那么尊敬人礼让人都是恶。所以人所行的善事,利益他人的就是出于公心,出于公心的就是真善;只为自己谋利益的,那就是私心,出于私心的就是假善。另外,由心而发的善就是真善,只是表面做作的就是假善。没有任何目的和执着的行善就是真善,倘若带着目的带着执着去行善就是假善。
从中峰和尚对善的论断可以知道,真假善的判断的唯一标准在于发心。发心是为了自己谋利益,带着某种自我的目的去做的善事,那这样的善就是假的。只有不掺杂任何的私心,纯然地出于慈悲,纯然地为了利他而做的善事,只有这样的善,才能称得上的真的善。
由此可以看出,世人的见解很多时候的确是颠倒的,没有分辨是非的智慧。在评价一个人的好坏的时候,往往把目光放在这个人做了什么善事,有什么好的表现上面,而看不见他人所做的事情背后的动机和发心。自己去行善,很多时候也是做一些表面上的放生布施的善事,但背后隐藏着的,是自己寻求名利、讨好他人等等的的自私的心。持有这样的颠倒间接去做所谓的善事,怎么可能会得到利益呢?没有受到惩罚已经不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