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的app软件开发设计师来说,提高用户粘性的方法使用较多的就是签到系统了,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签到功能的作用与目的都有哪些。
一、签到的目的及作用
1、签到的目的
给予用户一些既得利益以培养用户养成签到的习惯,并以此利益为记忆点提醒用户通过启动APP、到达相关页面、后点击签到等一系列操作流程来提升用户活跃度。这一系列操作即增强了用户粘度,又可以通过在流程中增加其它衍生功能来榨取用户的大价值。
2、签到的作用
签到不仅有助于产品建立完善的会员积分系统,还可以在签到过程中衍生其它功能来促进参与和消费。此外在用户完成签到之后,可提示用户通过分享来获得更多奖励,达到间接邀请好友的目的,且这个时候用户一般不会觉得反感。
二、签到的功能层面
1.签到周期
连续签到的情况一般会存在相应的签到周期。一般有3天、5天、7天、15天左右或一个月不等。其中7天与一个月较为常见。
其中左图为7天一个周期的签到奖励,但每连续3天可以解锁一个实用的每日职场tips。也就是说其签到的周期奖励为3天、7天等。由于图一是累计签到,所以每次达到不同的连签天数则对应不同的奖励机制,且高于每日的奖励。
右图为每一个月为一个周期,即30天左右的练习签到模式。对于用户而言,连续签到周期越短越容易获利。签到时间越长,用户能够坚持下去的难度也越大。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日历下方设置了7天、15天、30天能达成后能够获得的奖励,以激励用户持续坚持签到。
2.签到规则制定
1)累计签到
累计签到即用户在APP内只需要在规定周期内完成一定的签到次数,不需要有连贯性。
中国移动和你APP采用的就是每月为一个周期的累计签到模式,每达到不同的累计次数节点即可获得相应的称号和奖励。累计签到更适用于周期较长的签到模式,只需要累计达到活动规则的天数即可,一般次月则重新进行累计计算。
2)连续签到
连续签到即用户在APP内需要在某一周期内完成连续的签到行为,单次的签到行为奖励较少,而通过连续的签到行为,一般设定为每几天一次大的奖励,通常为5到30天不等,会逐渐增加用户的获利程度,刺激用户养成连续签到的习惯。
我们可以看下微博的过年签到领红包的活动,这里的连续签到周期为14天。周期非常合理,且过年期间人们的时间普遍都比较空闲,所以效果也相对会比中间的周期为30天的效果来的好。我们再看下后一张图,也就是口碑的签到活动,以7天为一个周期,且奖励节点非常明确,是容易坚持的形式。
3)断签:重新计算/补签
一般一个月为一个周期的连续签到会存在断签的情况,通常断签会重新计算签到时间,但这就会打消用户参与的积极性。此时多数处理采用了补签的方式,但通常补签到是没有奖励的,并且需要耗费一定的积分来换取补签资格。
4)签到提醒
由于用户很容易遗忘签到,所以添加签到提醒功能就很有必要了。
拼多多签到之后就会弹出一个弹窗,主要功能有签到成功提醒、获得奖励提醒、连签奖励提醒、开启签到提醒。其中开启签到提醒采用了大按钮的形式进行展示,可见其功能的重要地位。当关掉弹窗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签到的主页面上的大按钮挨着的左下方也有一个小的开启签到提醒的按钮。那么当我们返回购物主页面的时候,又弹出了建议开启签到提醒的强提醒。一个小小的签到功能确前后设置了3个开启签到的入口,可能拼多多对于签到这个功能的重视程度,以及其做为维持用户活跃与用户拉新的重要地位。
5)成本投资
有些APP为了用户拉新采用了现金奖励的B端(企业)成本投资模式,比较的案例有近比较火的拼多多、趣头条他们都是典型的可签到赚钱类APP。
只不过趣头条是通过查看新闻这种非手动的形式签到。这种形式拉动了大批量的用户,拼多多更是在AppStort的免费榜单名列前茅。趣头条也吸引力大批量的二三线城市用户使用。
京东金融的早起签到打卡也是一个很好的C端(用户)成本投资模式,也就是用户投资参与而不是平台方投资吸引用户。
这个模式将被动变为主动,通过用户每日付费投资1块钱来激励用户早起签到,获得不同数额的随机奖励。凡是付出了成本的用户通常二天有没有坚持起早打卡,都会回到APP来看一看。这样通过活动来吸引用户少量的投资来参与,达到了互盈互利的目的。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App都适合做签到的,一般签到常用于高频服务,低频产品的签到功能并没有什么太大效果。比如理财类APP属于低频服务,但是属于高频查看需求,所以也适合做签到。而工具类和云服务类的APP采用签到功能的话就不是那么理想了。
作者:角马
节选:公众号:海盐社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