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489757/cfebb89f012de893.jpg)
或许有几分痴迷,对于我所最喜爱的,就是所谓的诗了。只不过,这几年我把自己的诗发表在那些轮子、支架上面。我觉得一个真正的诗人,就是要融入这个时代,去追赶,去拼搏,而不是无病呻吟。因为创业,我终于在平常的日子里充实起来,在忙碌的日子里更添一份诗意。
心灵如水的感觉仿佛越来越近了……
2006年,《苏州日报〉发表一篇通讯,写我的创业经历,我担心了好几天,怕老婆看见那张报纸,幸好风平浪静,居然我现在也找不着那张报纸了,去年我还能在百度搜索到这篇通讯,今年找来找去却找不着了。
因为我出来开厂的时候,老婆对我说:“只要你拿出写书的劲头来办厂,你这厂就一定会成功。”所以,我想静下心来,好好做一番事业。所以,我很多次拒绝媒体采访。
办厂,比写诗重要。但我拥有一份坚定的自信,我就是写着一首突飞猛进的诗。
2007年4月《中国教育》杂志用3个版面介绍我:《诗人,也要站在富人行列》。全文很长,这里摘要如下:
去年十月,蒋坤元在阳澄湖镇买地二十五亩,计划投资两千万元兴建苏州好逻辑物流设备有限公司。由于他眼光独到,现在地价已由原来的每亩十四万元涨到二十二万元多了,地价的增值增强了蒋坤元决心投资的信心。他这种积极向上,勇于奋斗的精神令熟悉他的人啧啧称奇,有朋友赞扬他说:“这种拼搏的精神是几百万元也买不来的!”的确,蒋坤元诗人的本质决定了他积极主动、勇于接受新事物的心态,如果你拔通他的手机,听到一通日语,一定不要奇怪,因为工厂有许多日本客户,日语在工作中变得如此重要,四十多岁的他,在这样的变迁面前没有选择退却,他聘请了日语老师,每周六教授他日语,为了形成学习气氛,他甚至邀请了爱好日语的年轻人一起过来学习日语,由他负责家教费。现在,蒋坤元能说一些日常的日语了,连在木渎念高三的儿子也受到感染,发奋要把英语学好,争取考上名牌大学,让勤勉辛劳的爸爸感到欣慰。而蒋坤元,同样为了儿子能站在父亲的肩膀上飞得更高更远,而更加信心十足地迈步进入他的全盛时期,这只搏击长空的飞膺,始终带着一个誓言:要做苏州最有钱的作家。
写这篇文章的记者叫龚秀芬,诗人是你为我点燃的灯盏。
而我的客户日本南星横崛刚宏、山本贵宏,他们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诗人,你好!”
岁月如诗,而这个诗人,便是我从繁华与苦涩的世界那里,得到的比任何具体东西都更重要的东西。
只可惜,我把日语都还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