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
中国古建筑简史(课堂笔记分享与拙见)

中国古建筑简史(课堂笔记分享与拙见)

作者: 楚河_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21:30 被阅读0次

整理笔记时,偶然翻到上学期通选课学的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因了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喜欢与好奇,才选了这一门课。现如今,将这点余所学皮毛与诸君分享。(本篇文章知识体系内容多为上课笔记,网课授课教师为清华大学教授王贵祥老师)

梁思成先生将清代以前的建筑历史分为六个阶段。一是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以前);二是两汉时期(公元前204年~公元220年);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90年);四是隋唐时期(590年~906年);五是五代、辽、宋、金时期(906年~1280年);六是元、明、清时期(1280年~1912年)。

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宫殿、佛寺建造勃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百姓流离失所,亟需精神上的寄托,唐代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在隋唐时期,城市、宫殿、佛道、寺观达到鼎盛。五代、辽、宋、金时期的建筑艺术开始趋于繁丽细致,宋中叶之后更加诗意化,纤秀文弱。清末欧洲建筑风格传入,中国建筑注入了新的元素。这里我只点出了典型变化。

刘敦桢先生也把中国古代建筑分为六个阶段。上古三代时期、战国秦汉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其大抵与梁思成先生相同。

基于两大学者分析,教授课件上大致将清代以前的中国建筑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先秦及秦汉时期(远古到公元220年),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孕育期。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的孕育时期,合院式的组织方式,“台基-柱子与屋身-坡屋顶”三段式划分造型特征,斗拱的雏形等影响中国建筑数千年的东西基本形成,较为体系化的城市规划思想、园林艺术出现思想萌芽。

二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期。受外来文化影响,建筑形式趋于成型,琉璃瓦技术传入,鸱尾出现,较为明确的斗拱处理,佛寺建造大量出现。受到印度、西域的影响,石窟寺、石造佛塔、雕刻艺术取得重大发展,有多层与高层楼阁、佛塔建造。

三是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城市发展达到高潮,宫殿建筑组群与单体造型趋于成熟,佛寺、道观大规模建造,皇家囿苑园林出现新气象,艺术化、生活化私家园林开始出现,单体建筑木结构体系趋于成熟,有了较为成熟的木构架体系与斗拱体系,建筑等级制度细化。

四是两宋、辽、金、西夏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从成熟走向繁缛细腻与多样的时期。建造大量宫殿,出现形式齐伟的楼阁造型,宫殿体系紧凑,空间严谨,建造华丽繁缛,大量使用砖石,雕刻样式华丽。两宋与金代彩画丰富华丽细腻,斗拱体系成熟而精致,建筑造型开始趋于柔美瑰丽。

五是元、明、清时期,建筑技术趋于成熟,建筑造型趋于工整,地方建筑风格多样。元代过渡时期,斗拱体系向装饰化变化,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代重叠,回到唐宋时期的复兴,城市与建筑制度的重新建构。大规模的建城运动,更详细的建筑等级制度规定,配套的城市庙学建筑体系,配套的城市祠庙体系。

梁思成先生将中国古代木构殿堂的艺术风格划分为豪劲时期(9世纪中叶至11世纪中叶,唐宣宗大中至宋仁宗天圣末年),醇和时期(11世纪中叶至14世纪末,宋英宗治平至明太祖洪武末年),羁直时期(15世纪初至19世纪末,明成祖永乐至清王朝灭亡)。

梁思成先生将中国佛塔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古拙时期(南北朝至隋唐,方形塔时期,约公元500年~公元900年),繁丽时期(两宋辽金时期,八角形塔时期,约公元1000年~公元1300年),杂交时期(元明清时期,约公元1280年~公元1912年)。

现代中国,虽然也不乏诸多古代建筑遗存,但更多的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建筑。不少的大城市大肆建造仿古建筑,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中国古建筑文化之美,更大程度上的是东施效颦,缺乏真正的人文艺术内涵。

纵然时代的发展不可阻挡,余仍对中国古代建筑抱有一丝遗憾,恨生不逢时,未能充分领略到古代中国的建筑之美,感受古代中国的风流气韵。

余只希望现在的人们能多多少少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保护现有的中国古建筑遗存,中国古代建筑承载文化历史,也颇具人文情怀。莫让中国古建筑在无声的角落湮灭,在喧嚣的尘世失去光彩。

/2019.3.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古建筑简史(课堂笔记分享与拙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op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