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恩师之一,娄凉的一句话让他受益终身,那就是“圣人必可学而至”。有人简单概括说,王阳明之所以能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完人,全拜这句话所赐。
然而这句话果真靠谱吗?
当然不靠谱,否则满大街都是圣人了。
就说王阳明吧,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自成一派,号称“阳明心学”。他的门生弟子比第一个完人孔子多多了,然而没有一个成圣人,成完人的。中国两个半完人的另外半个是曾国藩。曾文正公真真是天下第一克己用功的好同学,日日阅读不辍,数十年日记不中断。他的家书家训更是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家庭教育范本。然而受大哥日日教诲、时时勉励的曾家几兄弟,治学则无一考上功名,修心则无一不道德败坏,修身则无一不残暴贪婪。
贪功冒进的曾国华,在前线还日日扰民鬼混,太平军是在酒店老板娘的被窝里抓住这个曾老六的。老九曾国荃是真正的刽子手,抓住太平军,一律挖眼剖腹,凌迟处死。
南京城破前,城内军民将小孩子放出城去,希望湘军能对这些无辜小生命网开一面,然而他们很快看见城外堆满了这些儿童的小小尸体。城破后,曾老九纵兵抢掠三日,南京城几乎再无活物。与日本鬼子相比,曾家军的泯灭人性有过之而无不及。南京成为人间地狱的同时,曾国荃及其湘军同乡们将抢劫来的金银财宝悉数搬回老家,江中运财物的船只竟然一时拥塞。
这就是曾文中公教出来的好兄弟们。而曾家后人也并无圣人、完人再现。
曾国藩同学费那么大劲写的家书,算是浪费表情了。
事实证明,“圣人必可学而至”是站不住脚的。
站不住脚的原因在于这句话少了一个限定语:“有根器者”。
比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和尚,大字不识几个,但根器超凡,不学亦能成圣。但要是机缘重置,他自小条件很好,格物致知,系统扎实地学习,那么他成圣的级别应该会更高。
人生来不平等,天资优越者,“圣人必可学而至”;天资平平者,圣人必可学而近。总之,学比不学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