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由这话题,已思考良久。
真正促使我落笔写下的起因,来自古典老师《你的人生有什么可能》的职业生涯测试题,具体试题内容就不再赘述。这道测试题通过情景的设置,让人们在凭个人倾向性,对于“影响力、智慧、自由、爱”做出个人选择并排序,所得结果排序,是这四个关键词所对应的生涯方向。
深究了一下这四个词背后的深层含义,分别指代了人生生涯的四种方向:高度、深度、宽度、温度——他们有各自的终极价值。
高度的终极价值在于影响力与权力,可通过社会地位、财富收入、名声与权力大小来判断。
深度的终极价值在于卓越与智慧,可通过人们在思想、智慧、艺术和体能上达到的卓越程度和精进程度来衡量。
宽度的终极价值是爱与和谐,可通过人所能够打开做好人生多少个不同的人生角色以达到这些角色的丰富与相互平衡来知晓。
温度的终极价值是自由,指可以用人对于生命的热度,对生活有多大的热情和激情,能多大程度活出自己本来的面目来度量。
前三者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而第四者究竟该怎样理解?
抛开书中自有含义不谈,自由到底是什么。
自由,就其本意,指的是没有阻碍的状况。所谓阻碍,指的是运动的外界障碍,对无理性与无生命的造物和对于有理性的造物同样可以使用。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自由既有为所欲为的权利又有不损害他人责任义务。
谈起自由,这未免是一个太大的课题,古往今来,各界大家对此话题早已有了更为深刻的见解,出于个人意愿,意欲表达一直以来对自由的浅显思考故写下来,表达个人对自由之思考、之向往,同时以飨读者。
提到自由,最广为人知地,恐怕是那句“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即卢梭的自由观。
而更多不为人知的对于自由的见解,是在二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表达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后来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重申了这四大自由的精神。
今天要谈到的是人身自由、财务自由、选择自由(做自己的自由)、自律自由。
说到人身自由不得不提奴隶,人身自由作为最基本的自由,就拿中国的历史举例来说,随着远古时代结束,人类进入到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社会由母系社会进化到父系社会,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层地产生。根据墓葬遗迹和相关史料记载,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从商代开始进入奴隶社会,陪葬品数量的也由少增多,其种类也由贝币等代币物发展到奴隶陪葬,陪葬的奴隶种类也呈现多样化。由此可见丧失人身自由的可怕。
在西方,这种自由丧失的体现,撇开古罗马帝国时期不谈,最著名的当属罪恶的“黑三角贸易”——贩卖黑人奴隶。
从历史学习的角度对此的解读是,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航线在欧、非、美洲之间大致形成三角形,又因奴隶为黑人,故而得名。而在经济学习中,奴隶贸易是《政治经济学》里提到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方式之一。
虽然年代久远,人们依然可以从图片文字中体会到失去自由的滋味。
所幸我们生活的年代已经幸福地多。同时,作为中国公民,不仅有这最基本的人身自由,依照《宪法》规定,还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实现最基本的人身自由,我们生来就有,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
第二个自由是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新颖说法与目标:财务自由。
当被动收入大过你的开销,你就达到财务自由。更为通俗的说法是,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当工作不是你养家糊口的唯一手段时,你便自由了,因而你也获得了自由的基础,也就达到了财务自由。这段话不是我说的,百度百科如是解释道。
最早接触到“财务自由”这个观念,来自豆瓣红人水湄物语的书《30岁前的每一天》,百无聊赖的暑假,本是无心插柳,随手一翻,却意外发现这是一本好书,按图索骥,进一步找到这个作者去了解,才知道这本书早已出版了好几年。
所以这本书,也是“财务自由”最好的诠释——虽然书籍出版多年,依然有稿费可拿。
我特别乐于举她的例子,源自我对她发自内心的欣赏。
水湄在大约28岁时想要一份晚上可以不上班的工作,于是去考了MBA,辞职,并遇到了她现在的先生,并于几年前一起做了关于财富自由投资理财培训的网站:长投网。
接下来又受《记事本圆梦计划》启发,开设了“记事本圆梦计划小组”,开了豆瓣专栏……
算得上是财务自由的获利者,算得上是人生赢家。
从21世纪初兴起的SOHO一族,到如今的“不上班的理想生活”,职业形态日趋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自由职业:民谣歌手、摄影师、插画师、手艺工匠、演员、独立设计师、青年作家——这些职业,只需要1000名铁杆粉丝便可糊口。
没有做不到的职业,只有你想不到。
更甚者一人兼多职加速了副业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使人们尝到了些许甜头。
职业种类分化的不确定性、可能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于实现“财务自由”甚至自由的心愈加热切。
如何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那么一定要实现选择自由(做自己的自由)。
首先,做自己不是为所欲为、随心所欲,更不是放任自流,放肆放纵。
自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哈耶克给自由下了这样的定义:“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而非强制的方式”来生活,“决定什么东西和谁的需要对自己最重要,是一个自由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之一”。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懂得他无法要求世界给他想要的选项,但是可以从世界给他的选项中自由选择。对他来说,自由的真正含义是Liberty,而非Freedom,“自由地选择,并且承担后果”。
自由=能力-欲望
与自由选择密切相关是能力与欲望。
你有多自由,完全视乎你的能力和欲望之间的空间有多大。
为了获得自由,可以通过增加能力抑或减少欲望来实现。如果能力暂时不足,可以减少我们的欲望。
控制欲望,就能保持自由。
“不要忘记,你占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着你。”
世界没有给我们选项的自由,但我们依然有选择的自由。
自由——责任——能力
自由取决于你能承担多少责任,责任则取决于你有多少能力。所以说,自由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简单的说,过度地为别人负责的人,是剥夺别人自由的人。
自由是有能力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然后有能力担起责任做下去。
能力,是自由的第一要务。
第二个影响自由的因素是欲望。
能力越大,一个人的自由就越大,在这种自由下,膨胀的更快的是——欲望。
如果你希望自由,控制欲望是你必须的修炼。
其次,选择自由意味着观察、甄别、取舍。
话题离不开当今互联网的大时代,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电子产品的层出不穷,信息流动与膨胀,使世纪巨人的胃容量日益增大,新陈代谢不断加快。
每天面对愈加碎片化的信息,不加甄别的流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价值观歪曲与混乱,专注力的流失与缺乏,网际网路上浅薄与不加考据的信息传播,网民们心浮气躁的围观与骂战。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也是最坏的年代。
人们必须从信息流中找出自己最需要的那些选择性的吸收、过滤,从而转化为为自己价值观所服务的知识。
在人们拥有多项选择的权利时,却失去了选择的自由——没有评判标准,没有选择对错,不知道什么于己最适合,不知道方向在哪。
如同不冒险是最大的冒险一样,不选择是最糟糕的选择,不会选择,也是。
“做自己”的话题开始越来越热——在一切都不缺的时候,人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做自己。
关于自由选择的题目,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努力,不是为了努力达成什么,而是离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远一些。
选择,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
做自己,最重要的是约束力。
约束力来自自我管束,即自律。
鸟在笼中,方知自由可贵;人被戴上枷锁,方知自由是何。
直到现在仍旧以为,热爱自由者,其中不乏“矫枉过正”者,所谓凡事有度,过之易折。正是束缚太久,终要挣脱。
正如《病梅馆记》中言,“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也就难怪“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了。
对于梅花如何生长,不仅被束缚了生长自由,且被人规定了标准姿态。有规矩尚好,太过于死板,太过严格紧迫,不出问题才怪。所幸人有自主性、灵活性,可以去调整规则程序,选择挣脱束缚,找到自由与约束的平衡点。
自律即是找到平衡——生活的平衡、自身与世界的平衡、自身与他人的平衡。
自律——平衡——自由
欲达自律,先要找到平衡;找到平衡的人,才有自由。
找不到平衡的人,就无法保持自律的持续性。
自律的人,在实现自由的同时,一定是掌握了自己生活的平衡的人。
最终达到自律自由。
为了早日实现自由,你需要执行力,行动力——你要做个行动派。
只要行动起来,就有收获。
愿你早日实现自由。
愿你早日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