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行格第406日:君子不谓性命也

知行格第406日:君子不谓性命也

作者: 松鸦学长山大硕博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00:12 被阅读0次

每日更文: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孟子说,口目耳鼻四肢的需求,是人体由内向外的需求,因此必须具备外在条件。君子不讲人体由内向外的需求,只关注怎样才能使外在条件实现。父子之间需要仁,君臣之间需要义,宾主之间需要礼,贤能者需要智,顺应天道需要圣,这是由外向内的需求,因此又要求具备仁义礼智圣这些内在品质。君子不讲由外向内的需要,只关注内在品质的培养。

此段后半部分,我不是很理解,书中之白话翻译自觉有些混乱。主观臆断,此段有些心学的意味。不关注外在之形式,而是收摄向里,求内在之品质,内在之动机。但晚上一查,梁启超亦言此段“向来难解”。有人认为,“性”即天性,“命”即命运。口、目、耳、鼻、四肢的享受与仁义礼知圣的实现都兼有天性与命运的成分,因此君子乐天知命,不去强求。

君子不谓性也。此语给我等好吃懒做之辈一警示也。口体之奉仅仅流于表面,得之亦是天命。食色性也,亦是常理,但得不得却靠命运。声色犬马,得之需看命运,不得亦不强求。孟子亦主张要“先立乎其大”,注重心之所思,而不是关注耳目之所见所闻。

关于此段,前人见仁见智,我等小辈还需慢慢体会。

至乐莫如读书。品读古人之经典,与前人精神交流,此为至乐也。

大学四件事:

考研、读书、演讲、写作。

相关文章

  • 知行格第406日:君子不谓性命也

    每日更文: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 知行格~英雄之旅

    知行格~英雄之旅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 5日 日阅读:《三毛散文名篇》 日锻炼:晨起未跑步 日总结反思: ...

  • 《孟子》感言集之242:君子不谓命也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尽心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孟子所说“君子不谓命也”颇有感触!孟子认为无论是美味、美色、所见...

  • 孔子家语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 知行格第288日:君子有德,自由自在

    每日国学感悟: 话题: 读鲍鹏山《孔子如来》笔记 正文: 一.道德强迫症 《论语·里仁》记子游的话说:“事君数,斯...

  • 知行格第297日:君子贞而不谅

    每日国学感悟: 话题: 《大学之道》笔记 正文: 西方社会重视不要欺骗他人,中华文化则以「毋自欺」,也就是不要骗自...

  • 孝经 事君章 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

  • 读《孝经》事君章第17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 退时补过,将顺其美 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

  • 性与命,安命与立命

    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

  • 论天与天命

    孟子日:“ロ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格第406日:君子不谓性命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sj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