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以略微文言文的形式写,看的不是很懂,而且数据列举和人物众多具体,如果没有对1920-1950各大历史人物和事件了解真的太难去理解了,很不幸我就是这样子的那个……,学术性强,对于我这种学渣太残忍。我把思考不懂的问题梳理一下。
第一,黄仁宇说的蒋介石的所处的历史时间最重要的历史任务是改造中国之松散落后的社会结构,这个社会的特征和表现是什么,有什么弊端?改造后的目标社会又具有哪些特征呢?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第二,抗日时期,蒋面临的需要集权问题解释不是很透彻,蒋面临的抗战时期官僚越发不受控制「表现于虚报战功,欺上瞒下等类似」的情况,出台了什么措施,虽然出于客观现实原因,但是不可能不加以节制,要知道这是他最后内战失败最大原因。
第三,美国之最后由牺牲中国议和的谈判到转变为宣战个中的考量与原因是什么,具体经过是如何?
第四,中正与史迪威之间的合作摩擦为什么着重墨来描述呢,想反映什么关键东西和主旨?
第五,本文是写中正在北伐、内战、抗日的期间如何改造中国社会使之承认平等、注重权利义务,自由贸易等现代型社会,但是通篇基本是流水账形式辅以其日记作为分析并不是着墨深入,这个是否偏离主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