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女儿所在小学的邀请函,说即将组织一个名为“Grandparents’ Day”(“祖父母日”)的开放日,邀请所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孩子的班上观摩。为啥只邀请祖父母,不邀请父母呢?答案是:父母如果想来学校看,随时都可以来。
我的邻居老奶奶对这个活动非常重视,提前两天去剪了头发,当天还特意穿上了喜气洋洋的红色外套。而我们家祖父母不在这里,只好由父母代替。我们两口子混在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中间,感觉颇为滑稽。
这还是我第一次参观孩子在美国的教室。我对小学教室还停留在中国公立学校的印象——我们读小学时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和墙报之外,什么都没有;到了女儿这一代,唯一的变化是黑板附近有了电脑显示屏。而美国小学的教室气氛,是非常不一样的。
人家一个班上只有23个学生。每四个孩子的课桌拼成一个正方形,平时孩子们是环桌而坐的,只有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才会转过身来面对黑板。教室里的每一面墙壁甚至每一个角落都具备不同的功能。例如有一个区域摆着苹果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iPad等共十多台电子产品供孩子们按需使用;其中一面墙是班级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每个孩子每次可以借五本存放到自己的课桌里;有一个角落是专门放Clip Chart的, 就是反映每个孩子当天表现的评估表:表格从上到下有七种颜色表示不同的表现等级,23个写有孩子姓名的小夹子在每天开始上课的时候都夹在中间的绿色位置,随着表现好坏可以升高或降低相应的等级。
女儿的课桌上摆着一份她写的灰松鼠报告。本学期的学习主题之一是动物,老师要求每个娃选择一种动物来研究,然后写动物报告。老师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给每个孩子发有关相应动物的书籍。如果嫌老师给得不够,可以自己翻遍班级及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去寻找更多的资料。除了动物报告之外,这个班上的每个孩子最近都完成了一本自己写的书:书名叫《一本关于我的重要的书》,硬壳的,手写体,图文并茂。书里女儿把自己描写成一个喜欢画画、读书以及坐着飞机去旅行的娃。
整个学校都是平房结构,孩子活动起来安全方便——反正美国中西部有的是土地。室内体育馆是必须具备的硬件之一,因为当地一年有好几个月都下雪,必须保证孩子能有足够的室内空间进行体育活动。至于校园内的户外运动面积,是室内面积的至少三倍,可以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撒欢。
最让我目瞪口呆的是学校的图书馆,面积非常大,藏书量非常多。每周都有图书馆课,每个孩子可以从校图书馆借五本书带回家——这个图书馆的格局跟学校强调阅读的方针息息相关,想起校门口那句醒目的标语:Readers are future leaders(今天的读者就是未来的领导者)。
网友评论